智游城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Jsl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说三十六计,说三国

[复制链接]
21#
dolphin 发表于 2012-8-16 13:34:22 | 只看该作者
谁说曹操坏话了?。。。虽然最小的时候看戏,曹操都画着奸臣的白脸,可是自从咱识字读书,读了曹操的两首诗,短歌行和观沧海之后,曹操的地位立即跃居三国人物的首位,从此不曾动摇。。观古今,能有如此气势,胸怀,抱负,而同时又能深刻体会人生之飘渺虚无之人,能有几人?。。。曹操,大英雄也。

哈,顺便乱说说前阵子看电影赤壁的感觉。。首先是太长了,战争场面叮隆咣当没个完,我忍了很久,忍到最后,居然不给我一个结局,居然还是,未完待续?。。。而且从头到尾,我一直没适应诸葛亮比周瑜长的漂亮, 感觉一直不顺溜,中苏东坡的毒深了。。小乔的脸型明显有缺陷。。。其实小时候我家有本范文澜写的中国通史,里面特意提到过周瑜这个人物是有原型的,这套书不见得好,可比起当时的历史课本那是强完了的,里面用很多数字说话,我读得津津有味儿,那时候还真是个小人儿。。
22#
dolphin 发表于 2012-8-16 13:40:24 | 只看该作者
RichZhu 发表于 2012-8-16 00:12
夜袭乌巢是许攸的建议,急行征乌桓是郭嘉的主意,反间计是贾羽献的,只能说曹操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曹操之 ...

"

其实空城计和袭乌巢都是不得已的险招,并不是当事人愿意去做,实在是没有其他选择。'

就像很多人在river bluff,不是人家爱bluff,实在是锅里钱太多了,不得已采取的救亡之计。。
23#
yangky 发表于 2012-8-16 14:04:45 | 只看该作者
空城计这个BLUFF是漂亮没错,却是罗贯中给他硬加上去的。
孔明还是强在内政建设和布局规划吧。

曹操每一次重要决策身边都少不了五大谋士的身影,但并不能简单把功劳归于谋士。往往谋士们因为自身性格能力素质价值取向等种种原因对于和同样情况做出的分析和献策也各不相同,就像同一手牌,不同的牌手所采取的策略和执行往往也不为相同,很难说哪一种方案绝对正确。曹操作为主帅能审时度势做出清晰判断,采纳恰当的建议并坚决执行,不论是做人还是打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莫非RICH也看过曹操评传?
24#
超逸 发表于 2012-8-17 01:59: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要聊三国还是三国演义啊。

聊三国演义,曹操跟诸葛亮没有任何可比性,曹操是白脸小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聊三国历史诸葛亮跟曹操就没有可比的了,差距太大了.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创始人,当然诸葛亮也有隆中对和出师表,文学上也不差。
但曹操还是个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20就带兵了,几乎跟同时代的牛人打个遍。刘备死之前诸葛亮从来没带过兵,刘备死到诸葛亮死差不多10年,诸葛亮除了搞定云南那些野人外,战场全部以失败告终。。。汉中最后还打丢了。
看看诸葛亮和魏国的战争,除了第一次出祁山,是马谡被张颌完爆了,其他全是一个原因,打到后来没粮了。这点可以看出曹操的牛b,屯田制是曹操创立的,这也是魏国一直最强到后来晋能统一的关键,打仗就是打钱,再者曹操颁布求贤令,招到多少牛人啊,证明曹操这个教练好,看看诸葛亮,搞经济出身的,培养的蒋琬,费祎还算合格,军事上就培养一个姜维,而姜维的军事生涯基本上就是各种败仗,带兵三十年跟魏国打来打去练个汉中也没占下来,要不是他有羌族同胞帮忙可能早完蛋了,而且还把蜀国钱都打完了。
25#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2-8-17 02:11:54 | 只看该作者
RichZhu 发表于 2012-8-16 13:12
夜袭乌巢是许攸的建议,急行征乌桓是郭嘉的主意,反间计是贾羽献的,只能说曹操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曹操之 ...

罗贯中典型站在蜀国的立场写的三国,就是夸大了蜀国的英雄气概,贬低另外两国的英雄。
26#
yangky 发表于 2012-8-17 13:08:13 | 只看该作者
超逸 发表于 2012-8-17 01:59
楼主是要聊三国还是三国演义啊。

聊三国演义,曹操跟诸葛亮没有任何可比性,曹操是白脸小人,诸葛亮是智慧 ...

隆中对和文学没啥关系吧,那是政治纲领,出师表也不见得有多少文学价值。当然,他的诫子书还是很棒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孔明的长处还是在规划布局和内政建设上,他治下的蜀汉虽然受制于国力,日子过得苦了点,但民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官员励精图治,清正廉洁,是相当理想的社会。
27#
estelle0807 发表于 2012-8-17 19:56:51 | 只看该作者
yangky 发表于 2012-8-17 13:08
隆中对和文学没啥关系吧,那是政治纲领,出师表也不见得有多少文学价值。当然,他的诫子书还是很棒的。“ ...

其实从隆中对出师表诫子书还是能看到孔明扎实的文字功底。但是他和曹操相比,缺少真性情。他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水准都要求太高,这种理念更适合治理太平盛世。而在乱世,他这样没法“不拘一格降人才”
还有他毕竟是丞相,而不是君主。刘禅更不是唐太宗那样的君主,道德要求太高,大家都很累,容易君臣生隙,同僚失睦。而孔明大权在握,却又横不下心做不到“取而代之”,那就两头难做人了。这其实也是刘备死后蜀国政治隐患
28#
Howard 发表于 2012-8-17 21:32:48 | 只看该作者
estelle0807 发表于 2012-8-17 05:56
其实从隆中对出师表诫子书还是能看到孔明扎实的文字功底。但是他和曹操相比,缺少真性情。他对自己和他人 ...

estelle0807一说话就咣咣掉智慧,这样的女子不得了
29#
yangky 发表于 2012-8-18 11:22:07 | 只看该作者
estelle0807 发表于 2012-8-17 19:56
其实从隆中对出师表诫子书还是能看到孔明扎实的文字功底。但是他和曹操相比,缺少真性情。他对自己和他人 ...

RE啊
诸葛亮还是适合做一个治世之能臣,他的个人品德和政治理念还有当时的大环境注定他做不了乱世英雄。
另外我能说诸葛亮其实很腹黑么……
从他废李严和死后逼反魏延这两件事就能看出来……
30#
老陈 发表于 2012-8-18 18:44:02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的鹅毛扇代表着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关诸葛亮的戏曲中,孔明总是手拿鹅毛扇。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智游城论坛

GMT+8, 2025-4-7 16:22 , Processed in 0.049559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