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游城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海底婴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载】一个牌手的真实故事

  [复制链接]
151#
青萍之末 发表于 2011-6-26 10:32:19 | 只看该作者
瞎猜一下,严馨是不是认识有钱的男朋友了?猜错莫怪。
另外,建议还是不要发照片,小说比电影更有魅力的原因,就是每个人都能够自由的想象,而电影或图像会把人物定格。呵呵。
152#
 楼主| 海底婴儿 发表于 2011-6-26 11:4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海底婴儿


    Heads up, not hands up。請更正。
jimmyking 发表于 2011-6-26 06:37



     谢谢!稿件以更正,帖子超过了600分钟已经改不了了,惭愧惭愧。
153#
 楼主| 海底婴儿 发表于 2011-6-26 11:53:17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五节
    话说除了靳凡以外,牌桌上的另一个高手——乐钧,是国内一家知名集团老板的独生子,接手老爸的产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就像那种有修养的欧洲贵族,高高在上,散发出一种冷傲,但却有着很高的修养,靳凡欣赏乐钧的牌技,通常这种有实力有技术的牌友靳凡会像遇见了难得一遇的知己一样在意。
  而徐金梁则是典型的那种暴发户心态,没有底蕴,没有积累,有的只是钱。与乐钧形成鲜明对比的不仅仅是外表,还有那犹如腐烂的果实一样空洞丑陋的内涵——打牌过程中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夜总会的服务员送水的时候,正在牌桌上打得斗志昂扬的徐金梁接过来就往嘴里倒,没留意到那杯水的状态是“热气腾腾”的,结果可想而知——哇的一口就吐在了地毯上,气急败坏的徐金梁一甩手就把杯子扔向了那个服务员,骂骂咧咧地说:“你他妈想烫死人啊!不想干了是不是!给我叫你们经理去!兔崽子,烫死我了……”
  小服务员脸都吓绿了,又是鞠躬又是赔不是,好在旁边明事理的人还是有的,劝了劝也就过去了。
  有些暴发户就是这样,就算他们有再多的钱,也改变不了那狭隘的心胸和刁钻刻薄的性格,当然这种状态是有针对性的,对下而不对上,他们的视角里只有两种人存在,一种人是爷爷,另一种人则是孙子,刚才那种态度就是针对孙子的,随后,徐金梁又很生动地演绎了一番怎么对待爷爷。
  因为大家都是坐在牌桌周围,徐金梁隔着牌桌开始跟乐钧攀谈:“乐钧啊,听说你们家老爷子跟神华关系很好啊,我在新闻上看见报道说你们要有个合作啊,你们家可够火的。”
  乐钧笑了笑回答:“可能是有合作吧,这是我爸的事,我不太清楚,我也没过问。”
  徐金梁的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条缝,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拍马屁”三个字,看着乐钧说:“那别忘了到时候给小弟我开个门啊,我这生意可就指望这你们家这座大山了,你们这家大业大的,落下几粒米就够我们这小老板们吃一阵了。多照顾照顾我啊。”兴奋他都快坐不住了。
  乐钧点了点头,告诉徐金梁别操心了,今儿晚上就放心玩吧。他并没把这件事当成个需要浪费脑细胞的问题,继续着他们的牌局。
  靳凡之前听潘洪亮提起过乐钧,只是知道他很有钱,具体富裕到什么程度他无从考证。今儿一看徐金梁这种煤老板都在乐钧面前马首是瞻的样子,他多多少少心里有点谱了。其实并不是靳凡对这一桌子的人身价有多么感兴趣,而是他打德州扑克需要弄清楚对手的实力,包括牌技和资金,这也算是是为自己以后跟他们一起打牌作准备,因为他自己明白谁也不能保证潘洪亮和自己的这个约定有效期到什么时候。
  新牌局开始了,靳凡的起手牌10,J红桃。庄家位。前面2个跟注,乐钧没跟,靳凡打了个8000,希望可以抢到盲注。
  “30000”徐金梁下注。
  “我操,这小子手是松,但从没见过他在翻牌前加注啊,典型的松弱选手,怎么破天荒在翻牌前加注了哪?估计他不是KK就是AA,AA的可能性还相当的大。”靳凡心里念叨着。
  其实看到徐金梁出手这么痛快,靳凡知道这牌不应该跟他打,但是靳凡早就看他对下飞扬跋扈,对上拍马屁的样子不爽,就他妈的跟他一手!顺便看能不能吃个大的。
  翻牌:红桃3,方片Q,梅花K。
  徐金梁过牌,靳凡心想:“傻逼,手里有牌怕打跑我还留一手,你找倒霉吗,免费给我看牌,看我博到牌不弄死你!”
  对付他这样的菜鸟,绝对不要半偷鸡(也就是有博牌是偷鸡,试图赶走对手,就算赶不走也有机会博中,赢得底池)他一定会跟注的。
  转牌:梅花4。
  他又过。
  那靳凡当然也是过牌了。
  河牌:方片A。
  “你死定了!”看到这张河牌,拿到顺子的靳凡知道自己吃掉徐金梁犹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了。
  徐金梁想了一下:“我还过”。
  靳凡慢慢地推了5万筹码到底池。
  “我加注,10万。”徐金梁出手了。
  靳凡看了看徐金梁,连迷惑的动作都懒得做:“徐总,我ALL IN。”
  “我跟。”徐金梁推出了他仅剩下的30多万,随后便甩出了他的口袋A,“我3条A!怎么样,终于让我逮着了吧,哈哈”他得意地笑,那股小人得志的劲儿仿佛今天玩这么久就是为了赢靳凡这一次。
  “徐总,我顺子。”靳凡轻轻地把底牌放在桌面上,伸手去把底池筹码搂到面前。
  徐金梁目瞪口呆,两眼一直盯着靳凡翻开的那两张底牌上。
  “我操!这也太倒霉了吧,我这么大的牌也能输?!”
  “徐金梁,德州扑克要是都像你这么打那还有什么意思啊?你也不想想,公共牌落个A,之前他没下注,他手里得是拿到了什么样的起手牌才会推你ALL-IN啊。德州扑克打的就是对手的底牌,你就只盯着自己的牌看,能不输钱嘛。唉,没法说你。时间也不早了,大家今天要不就到这吧。”乐钧说。
  好吧好吧,大家附和道。
  “那还是老规矩,明天结账,你清算下筹码”乐钧对旁边一直坐着的小伙子说,看样子是他的助手。
  他们这种夜总会的私人牌局,是不会携带那么多的现金去的。在牌局开始之前每个人会领取一些筹码,多少由自己定,如果你觉得你今天很在状态很想大玩一场,那你就可以多领,如果你觉得你今天只是来散散心,小怡情一下,那也可以少拿点。但是不管是多是少,都会有个专门的人负责“记账”,包括牌局结束之后大家筹码的统计工作也是有人专门来负责的,然后输钱的人第二天再银行转帐或者别的方式把之前的牌局画上完美的句号。
  帐清点完毕,今天最大的赢家是乐钧,赢了110万左右,其次是靳凡,赢了60多万,西装男赢了30万,衬衫男赢了15万,徐金梁的朋友输了15万,徐金梁输了整整200万。但现在看来,他脸上还是堆满了笑在和乐钧说着什么。
  牌局结束之后,靳凡紧着的一颗心才放松下来,这场仗打得不错,这个结果想必潘洪亮也会满意的。这次的胜利弥补了靳凡上次在王哥那里金钱上的损失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坑洞被填满了,他觉得自己又重新回到了德州扑克的舞台上,虽然这次最大的“角儿”是乐钧而不是他,但是至少有束聚光灯打在他的身上,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喜悦。他在自己的小小胜利中陶醉着,不知不觉中乐钧走了过来,“哥们,牌打的不错啊,哪儿学的?”
  靳凡回过神,给了乐钧一个友好的表情,回答到:“温哥华,打过几年。”
  “哦,我之前也在国外,LA。”
  “好地方”
  “你挺聪明,找机会离开我上家啊,哈哈”乐钧已经看穿了靳凡的小心思。
  靳凡苦笑了下,“我可不想再坐你下家了。哈哈”趁着这个机会,靳凡小拍了下乐钧的马屁,看起来乐钧还是挺高兴和靳凡打这个交道的。
  “留个电话吧,以后打牌叫你,也介绍些牌友给你认识。”
  俩人互相留了个电话,随后大家便陆续续地离开了。
  靳凡给这次牌局上的几个人塑造了一个形象放在自己的大脑记忆库中,以备日后随时调用,他们这些打德州扑克的人,基本上个个都是背景深厚、家财万贯的投资家、企业家,而这一次,尤以这个名叫乐钧的名企接班人和那个叫徐金梁的煤老板格外显眼。
  那个公子哥乐钧,很聪明,牌桌上察言观色的技巧他是了解的,对于对手的心理活动的揣测特也是掌握一二的,这种有思想、会动脑子的富二代往往是难能可贵的。
  相对而言,乐钧虽然有些自负,却并没有让靳凡厌烦,而牌桌上另一个让靳凡印象深刻的那个煤老板徐金梁可就不太一样了,他的嚣张和跋扈一开始就令靳凡心生厌恶,这种人就应该给他来个下马威,挫挫他的锐气,因此在牌桌上,靳凡对他是毫不留情,也就有了刚才靳凡和徐金梁的那场对弈。
  这是第一次靳凡与这一伙人打牌,他不愿过多的显山露水,仅仅是小试身手,便在牌桌上赢了不少,不仅能还了潘洪亮给的本钱,按照之前说的50%的分红,他还净赚了30多万,也就是说,这一晚上,靳凡就收入了60万,相对于卖广告来说,简直是天差地别。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154#
 楼主| 海底婴儿 发表于 2011-6-26 11:54:52 | 只看该作者
盖到500楼,我就贴出来,一言为定!
SNAKE陈默 发表于 2011-6-26 01:19



    其实我也蛮期待……哈哈帮忙盖一下。
155#
tob001 发表于 2011-6-26 12:13:09 | 只看该作者
来..盖一楼,,,,,,,,,
156#
feiyingcpr 发表于 2011-6-26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个500楼估计跑不了了,就是不知什么时候可以盖到
157#
dengxianqi 发表于 2011-6-26 15:47:12 | 只看该作者
贡献一楼
158#
jetaime1599 发表于 2011-6-26 16:30:05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盖一楼
159#
游泳的鱼 发表于 2011-6-26 16:45:11 | 只看该作者
越来越好看了!
160#
 楼主| 海底婴儿 发表于 2011-6-26 17:08:25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六节
    而当靳凡找到潘洪亮把最后的战绩告诉他之后,潘洪亮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消退过。能看得出来潘洪亮给靳凡的这份答卷打出来很高的分数。
  潘洪亮主动对靳凡说:“这钱你就别给我了,先放在你那里吧,反正我这里也派不上什么太大的用场。”
  靳凡回答:“谢谢潘总,我现在手上的这点资金也够用了,不用您的钱了。您已经很帮我了。不过您放心,以后托我办的事我还是一样会尽力帮您办的。”
  潘洪亮听了之后,一再强调不是怕靳凡以后不帮他,只是一种友情的外借。
  靳凡还是坚持不要,说:“那要不这样吧,我需要钱的话再跟您说,这次这钱您先拿回去。就当先帮我存着。”
  “嗯,有时间你就多跟他们打打牌吧,相对于卖广告来说,我看你更适合活跃在牌桌上,哈哈。”潘洪亮像是一个将军带出来的优秀士兵,这是一种表扬。
  “嗯,那个叫乐钧的,我们已经互留了电话。”靳凡这句话是对自己战绩的补充。
  “好的,那以后我有需要你帮我去圆场的时候我会跟你讲,你帮我跟他们打好这个交道。你多认识一些人,对你也有帮助。”
  靳凡听完了潘洪亮说完这句话,之前横在心里的那个问号渐渐被拉直了,看来这就是潘洪亮为他提供资金,让他去打牌的答案了——靳凡只是潘洪亮找来帮助他社交的工具。
  一开始的时候,靳凡的牌局并不是那么多,他广告公司的工作还能在闲暇的时间去跑跑,不过此时的他已经逐渐把手里的业务和客户过度给了姜宇航,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他就准备辞去广告公司的这个工作了。
  就在潘洪亮把靳凡带进了打德州扑克的这个圈子之后,靳凡很争气地抓住了这个突破口,在牌桌上展开了自己埋藏许久的触角。凭着牌技,靳凡过关斩将,鲜逢敌手。
  后来乐钧联系靳凡去参加的牌局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才能上桌的,他们不是有着牛逼的资金,就是着牛逼的后台,这种牌局就是一桌子的牛逼人士在打牌。而潘洪亮给靳凡的那点资金,在这里算不上牛逼,他上桌的资本就是自己高超的牌技。在靳凡打进这个圈子之前,乐钧一直是牌桌上的赢家,但是靳凡并没有跟乐钧针锋相对,因为聪明的人都知道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对自己的未来肯定是有帮助的,更何况是乐钧和靳凡这样一对互相欣赏的人,所以,牌桌上大部分的大赢家桂冠还是被乐钧所摘去。
  此后,京城里一些颇为知名的德州扑克牌局中,多了一个年轻帅气的身影,一个名字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Snake。
  随着参与的牌局越来越多,靳凡又从那种市井小民跃然而成上层社会人士。靳凡在这个圈子混的已经相当熟络了,他虽然是靠着潘洪亮的资金起家的,但是后来凭借自己的实力也积攒了不少的资金,以至于后来潘洪亮就没有再给靳凡资金,靳凡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去打牌了,可以说,牌桌上潘洪亮的位置,现在已经被靳凡取代了。
  曾经最困难的那段时期,靳凡的生活就像一个典型的宅男,闲暇时间只是待在家里看看论坛,打打牌,跟外界的接触都很少,很多的心事压得他没有心思去娱乐,他只是一个人抽烟、喝酒让自己慢慢沉淀,慢慢平静。
  其实像靳凡这样的80年代生人,都在年轻的时候经历过这么一段无力回天的过程,没赶上公费上学,也没赶上就业分配,还没赶上国家经济大发展的时候自己去下海,因为你那时候还是个胡同里到处乱窜的孩子,总之就是一个社会的倒霉蛋。好不容易花了10多年,花了好多钱读出来个文凭,找工作才发现自己的优势只是比农民工兄弟能多说出来一句xxx学校毕业。在这个人山人海的首都北京,辛辛苦苦拿到的微不足道的工资在房子、车子、媳妇面前只能算是恒河沙数,那些一出生嘴里就喊着金钥匙的富二代们没有经历过这些,他们就不会知道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翻身,去攀登是多么的艰辛,他们花着爸妈赚来的钱,就被冠以“富二代”之名,而那些靠自己的双手去打拼的人往往会被人称为“啃老族”,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却又无奈。靳凡算是两边都曾经涉足过——他是曾经的富二代,有幸在很小的时候就移民到了加拿大,但是很不幸的是家道中落,一个富二代回到了家乡,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努力赚钱。所以他有着富二代的那种见识,也有着平凡80后的那种经历,以至于现在的他最能理解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微妙关系。
  其实生存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即便是雷锋那样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有着自私的一面,只不过他的自私不是表现在赤裸裸的物质需求上,而是在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上,因为那种帮助别人的的满足感正是他精神上所渴望的,换句话说,这与有钱人要吃鲍鱼鱼翅,用PRADA、LV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同的是雷锋需求的是精神,别人需求的是物质。
  人们往往狭义地理解“自私”,同时也在狭义地定义无私,一个人的精神需求在大于物质需求的时候,就会想去做一些普罗大众认为正确的、自己认为别人需要的那些无私的好事,就像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这两位世界上最不缺钱的人现在致力于慈善事业,大多数报道都是表扬他们对社会的回报,这是他们一种社会价值的表现,他们热衷于此也是因为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就像是被光照射着的月亮,人们都觉得很美好,但是没有人会注意到还有没有被光照射到的另一面,这有这两部分组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月亮。从这个角度说,这种光天化日之下的无私,其实背后就是自我的自私。
  而中国国情下的富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一样,很多人还停留在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而努力赚钱的层面上,毕竟很多人都是靠着权力寻租或者机会等因素而暴富,但是能够一夜暴富的只有金钱数量上的增加,没听说过什么人的知识和素质也在一夜之间暴富起来,因此很大一部分富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没能达到同一水平,更谈不上要让他们精神需求大于物质需求了。这一部分人就把自己的物质需求放大化,来填补他们精神需求上的空白,于是,人们就看到了暴发户现象,看到了只买最贵不买最好的炫富一族。
  当这种富有的状态持续下去,到了他们的儿子辈或者孙子辈这种现象就会得到缓解,因为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这种物质上的需求就会渐渐淡化,相应的,精神上的需求就会更加强烈,让富二代不再是一种含有贬义色彩的词语,这才是富人应有的一种状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智游城论坛

GMT+8, 2024-6-23 11:41 , Processed in 0.04491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