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游城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我是Jsl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说多数华人思维是错的

[复制链接]
51#
 楼主| 我是Jsli 发表于 2016-12-2 09:36:37 | 只看该作者
据法新社11月29日报道,追踪仇恨团体及其犯罪行为的机构—美国南方贫困法律中心(SPLC)周二发布一项报告统计,大选结束后10天全国已经发生了867起仇恨袭击。该中心指出,许多骚扰者攻击时提起特朗普的名字,而且还明确表示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大部分是因为他选战胜利。

据英国《卫报》报道,在大选获胜不久后接受《60分钟》(60 Minutes)节目采访时,特朗普曾表示,听到他的很多支持者进行仇恨袭击,他感到很惊讶,并且面对镜头义正言辞地规劝了他的支持者们:“停手吧!”。



52#
 楼主| 我是Jsli 发表于 2016-12-2 09:58:17 | 只看该作者
加拿大家园
2016年西方系列政治大戏的背后,体现的是一场“白”身份感的危机。白意味着属于一个外表、传统、宗教乃至食物都符合默认常规的群体。按照不言而喻的规则,白人意味着是一个长期被称作是“我们”,而不是“他们”中的一份子的人。

不论是脱欧公投、欧洲右翼民族主义的崛起、还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人物利用和渲染了白人的焦虑,宣泄对现状的不满。而这样做的结果,是选举过后,社会被撕裂,仇恨在滋长。在反对“政治正确”的旗下,各种种族歧视的言语和行为被正常化,《纽约每日新闻》记载一位黑人教师的话说:“不可否认,在特朗普当选之后,有些人说话也越来越大胆了”。

近期泛起的各种种族歧视和白人至上的迹象,所指向的不仅仅是华裔的美国人,华裔的加拿大人。也同时指向犹太人、黑人、墨西哥人、穆斯林族裔等等。少数族裔,在这场动荡中自然被绑在了一起。
53#
 楼主| 我是Jsli 发表于 2016-12-2 10:15:03 | 只看该作者
多数投票给川普的华人是第一代移民
受儒家文化毒害非常深
但缺少生命平等的理念

比如自我奋斗几年
就如何如何
真的以为自己就是“白人”了

政治与社会常识上
非常幼稚

美帝的文明是因为
最大限度的解放了每一个人的天份与兴趣




54#
 楼主| 我是Jsli 发表于 2016-12-2 10:34:12 | 只看该作者
维基百科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多民族社会用以管理文化多元性的公共政策,它采取官方手段,在一个国家内部强制推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宽容。

多元文化政策强调不同的文化各有其独特性,事关接纳其他民族时尤其重要。这个词最早在1957年用来描述瑞士的政策,在1960年代末期被移民组成为主的加拿大接纳,并且扩散到其他欧洲及美洲等不同国家。

美国文化屬於西方文化,在美国独立前就早已发展出來,由於其被殖民的歷史,英国文化影響最劇,像是使用英语和英美法系等;其餘对美国文化影响较大的有爱尔兰文化、德国文化、波兰文化、義大利文化、美国土著文化和非洲文化(尤其是西部非洲)。美国文化也受到新移民和其周邊國家(如加拿大、墨西哥等)的影响。美國因為受到英國殖民的影響,使得文化有一定程度地相似於其他西方移民國家,像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除此之外,次文化在美國文化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應屬德国次文化、爱尔兰次文化和英格兰次文化。

美国在過去曾被认为是文化熔炉(melting pot),但近期对于文化多样性的研究,更倾向于将其描述成沙拉盤(salad bowl)(其中各种“原料”皆維持原样,因沙拉酱的不同而改变些许味道)。

55#
 楼主| 我是Jsli 发表于 2016-12-2 10:5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是Jsli 于 2016-12-2 11:09 编辑

美加如果没有了多元文化
或者文化熔炉的环境

我们这些来打拼的移民
对本土“白人”来说算个屁

美国所有其他少数族裔
在这次大选中多是投票给了希拉莉
非常正常合逻辑

唯一的少数族裔华人
却最大族裔比例投给了川普
非常扭曲

真以为太监与皇帝的目标利益
高度一致了
56#
 楼主| 我是Jsli 发表于 2016-12-3 04:32: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是Jsli 于 2016-12-3 04:35 编辑

  
加州大学昨日宣布将拒绝协助联邦移民局驱赶非法移民学生,尽最大努力保护学生的隐私以及权力。

(记者杨婷/洛杉矶报导)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昨日宣布,如果没有法院的逮捕令,不论种族、国籍或宗教原因,学校将拒绝协助联邦移民局驱赶非法移民学生。

加州大学主席Janet Napolitano昨日发出声明,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川普政府的具体计划,也不知道联邦行政执法机构将有什麽政策,基於川普在竞选期间发出的多次公开声明,加州大学认为有必要重申立场,希望给在校与即将进入校园的学生安全感,希望他们能够安全、放心的在学校生活。

声明中表示,加州大学将尽最大努力保护学生的隐私以及权力,首先校园警察不会协助当地、州或联邦调查学生是否违法联邦移民法行为;同时也会告知警察不能在校园调查、联系、拘留或逮捕因涉嫌违反移民法的学生;最後学校将录取所有合格的学生,不考虑其移民身份,并且加州大学的医疗机构也遵守同样的原则。

在此之前,Janet Napolitano已经以加州大学系统和加州社区学院的负责人的身份,向下任总统川普发去联名信,敦促他允许没有合法身份的学生继续能够接受教育,因为川普在竞选期间曾表态将取消欧巴马总统提出的梦想法案。

据了解,该法案已经帮助了全国72万年轻人申请工作许可证,并且能够继续他们的学业,而不必担心被驱逐出境,加州收益人数有也高达21万4千人。

来源:华人今日网




57#
 楼主| 我是Jsli 发表于 2016-12-11 05:59:26 | 只看该作者
家园网
由17个基督教会组织的抗议大温哥华列治文反华传单集会昨日正午在列治文公众图书馆(Richmond Public Library)外举行,约六、七十名不同族裔及宗教信仰人士冒@寒风大雪参加,对白人至上主义说不。

昨日中午12时,列市下起鹅毛大雪,气温亦低至零下。六、七十名不同族裔的抗议者无惧风雪与严寒,准时在列市图书馆门前广场上开始了抗议活动。

来自不同教会的多个宗教领袖在活动中发表演说,参与者还一起唱起多首宣扬爱与和平的歌曲。

12月9日列治文反排华集会 几乎没有华人
58#
 楼主| 我是Jsli 发表于 2016-12-11 06:01:00 | 只看该作者
周日中午(12月9日),由一些基督教社区领袖组织发起的反排华集会在大温列治文公共图书馆举行。

小编到达图书馆前的集会地点时,雪已经下得非常大,伴随着刮脸的冷风。今天的温度达到了零下2摄氏度,拿着相机才拍了十几分钟照,手就已经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了。

一个仅能容纳数人的遮雪架支撑起来,鼻子冻得通红的社区领袖们激动地发言,大约七八十人则围绕着站立在风雪中。聚集起来的人数量和小编事先预想的比起来并不算多,使得图书馆前这片不算太大的场地看上去有些空旷。
59#
 楼主| 我是Jsli 发表于 2016-12-11 06:01:56 | 只看该作者
小编仔细地观察和询问了一下现场的人。或许是因为发起者是宗教领袖的缘故吧,这些人里有原住民,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有印度裔,非洲裔,欧洲裔;有基督教徒,犹太教徒,锡克教徒,甚至有穆斯林。但是华人的面孔却鲜少见到。

筹备这次活动的是照片中这位在讲话的男子,他叫Victor Kim,是一位韩裔牧师。他提到,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定居,所有人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一旦有任何族裔的人被针对和歧视,其他人都不能坐视不理,对这种思潮加以轻视。无论什么族裔,大家应该互相帮助。他同时提到,列治文反华传单与川普(Donald Trump)当选而死灰复燃的“白人至上主义”不无关系。
60#
 楼主| 我是Jsli 发表于 2016-12-11 06:07:19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从Squamish远道而来的原住民基督教会。他们的牧师Rennie Nahanee在发言时也提到,作为曾经备受欺压和歧视的原住民,他们对“白人至上”主义极度反感。如今社会应该是往更为民主、开放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倒退。

Maggie Watts-Hammond则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她的教会在列治文一号路和Blundall交界处,有着不少华人和原住民成员。她明确提出,无论是什么族裔,只要来到加拿大,就应该互相团结,融为一体,而非在种族歧视下被分化以及划分等级。

有一位年轻的白人妈妈站在一旁举着标语,面带微笑。她大约四五岁的孩子十分活泼好动,在雪地里跑来跑去。她家住在北温,本人也并不属于参与组织本次集会的任何教会组织。小编问她,这次反华传单针对的只是华人,为什么她愿意冒着寒风暴雪大老远地跑来列治文参加这次活动?

出乎预料的时,当听到我这么问时,这位妈妈却哽咽了。“你是第一个问我这个问题的人,”她流着泪说。“我来到这里没有任何原因,只是因为我很难过。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散播传单的人要排斥和仇恨华人?每一个种族的人都应该得到尊敬,我们都值得在这里生活(We all deserve to be here)。难道不是吗?”

雪越下越大了。当小编冷得瑟瑟发抖时,一位皮肤黝黑的大叔拍了拍我的肩膀,把他的围巾围在了我的脖子上。他的爸爸是非洲人,妈妈是埃及人,而他本人是一位穆斯林。和之前那位白人妈妈一样,他不属于任何组织。他家住在Surrey。

他曾经因为肤色和信仰遭到部分人的歧视和非议,但同时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帮助和支持。所以当他在脸书(Facebook)上看到了这次活动后,便毫不犹豫地来了。

一位年约五十,身材十分娇小的亚洲女性在集会后半段一直站在小编的身边。她是香港移民,在温哥华生活了30多年。她住在North Shore。“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为这次反排华活动做些什么,但我认为我必须来到这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智游城论坛

GMT+8, 2024-12-25 22:42 , Processed in 0.04579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