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wsop的第一场公开赛是6月2日开始的 Event #2 $565 Colossus II No-Limit Holdem, 也就是我们说的“巨人赛”。Event #1是员工赛,跟大多数牌手无关。
巨人赛是去年进入wsop的,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一个re-entry形式的比赛,一共有14,284牌手参赛,算上re-entry最后有22,374个买入,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赛前预测,也大幅度刷新了现场比赛参赛人数的记录。在此之前,最大的现场比赛参赛人数是2006年wsop主赛的8773人。
这个成功主要来自于两点:买入低和可以多次重复买入。允许牌手多次买入,用小的买入产生大的奖池,正是re-entry赛制的核心和卖点。事实上5,664位参赛牌手之前从未打过wsop,占参赛牌手的39.6%,可见这次赛事推广的成功。
re-entry这种形式在wsop系列赛中并不是主流,在全部69场赛事中只占9场,而且集中在一头一尾。除了两场2-7NLSD因为牌局本身技战术特点的要求之外,其它7场可以认为是市场需要的“特别赛事”。这种re-entry在国内赛事非常流行,这里就多介绍一下相关的背景和常识。
多年以前,重复买入赛事流行的是rebuy的形式,就是当一个牌手的筹码低于一定数值,就可以花同样的买入费再加一份起始筹码的量。
rebuy赛事产生的最初考量是比较人性的。很多人参加一次比赛不容易,大一些的比赛,大家是千里迢迢飞过来的;小一点的比赛,可能是爱好者鼓足勇气跟太太撒谎说公司晚上有聚会实际上是自己下班提前溜出来的。这些人比赛第一个级别不小心被BB你就让人回家挺残酷的,于是就有了re-buy。牌室也挺高兴的,因为比赛的奖池增大会有吸引力,尽管理性上说这增大的奖池对大多数玩家并没有真的价值提升,米打箩里转嘛。显然这个rebuy必须要有时间限制,不然遇到不服气的土豪,他可以一直rebuy到终桌,理论上他甚至可以凭借牌局本身的涨落最终买到冠军。rebuy截至时间没有统一规定,看市场需求和赛事主管的判断了。
后来牌室不满足于rebuy,于是又加上addon,就是rebuy截至的时候,所有还活着的牌手,不管筹码多少,都可以花同样的买入购买额外筹码。这个“额外筹码”的数量不同比赛可能有差别,最“本分”的是额外筹码跟起始筹码相同,有的为了鼓励大家addon,会给出额外的10%甚至50%。但后来,这个addon味道变了,成为赛事奖池的促销工具,addon的数量变成起始筹码的2倍,5倍,10倍甚至更高。尽管好的牌手可以根据addon的数额做出调整策略,从而获利,但这些变化本身不但偏离了初衷,对扑克的发展也是负面的,规范赛事一般不屑于做这么无赖的事。是的,我们知道包括pokerstars在内的网络牌室提供了很多这样的比赛,而且有不少做法很极端。
从专业的角度看,rebuy最大的问题,是进一步降低了业余玩家的EV。业余玩家参赛本来就是-EV,rebuy相当于增加了更多的职业牌手。多数情况下,一个业余牌手输光筹码就走了,而职业牌手会rebuy接着打,这间接提高了职业与业余牌手的等效比例,加速扑克生态的破坏。
业余牌手一般不会考虑这么细,更不会去想改进的办法。真正让他们不开心的是,rebuy大大降低了他们夺冠的机会。职业牌手不仅仅像打不死的小强那样不断rebuy拒绝离场,而且会为了增加赢得比赛的机会而采用增加波动的方式快速积累筹码。
最臭名昭著的是在2008年wsop $1500 PLO比赛中,Layne Flack rebuy了24次,最后赢得了金手链。这只是冰山一角,当时在rebuy比赛中普遍出现“用钱买金手链”的策略已经不是个别人在使用,一些牌手为了获取赞助或因为side bet而不顾常识性EV考虑追求“隐含EV”,已经到了影响比赛“正常进程”的地步。已知的单场最大rebuy数是47次,就是进了终桌都不一定回本。可以想象,随着这样的牌手不断增加和rebuy越来越极端,多数玩家的心理和技战术也会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
Layne Flack这次夺冠进一步放大了业界的反应,比赛结果本身就有很大运气因素,再加入BR因素,会进一步影响扑克被主流社会的接受。当时扑克各界正努力宣传扑克是一个技术主导的游戏,希望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而BR作为技术之外的因素对比赛结果产生这样的影响是不合适的,于是wsop决定取消rebuy比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