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应者云集,皆为显学.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是中国历史上学术与言论的开明时代.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封建世袭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历史上,孔子的言教是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为经典,即遵循尧舜禹之道和周文王之德,在春秋战国的鲁国讲学,奠定儒家的最早起源. 孔子终生遍历中华大地讲学,奉行有教无类,有大量信徒跟从,最著名为“孔门七十二圣人”.至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六经立学宫,将儒家经典抬升至汉朝最高道德规范.
孔子创造了士、君子和圣人的新名词.这些名词原是旧有的,孔子则赋以新的意义,不复指世袭的贵族,而是指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才.由此打破了阶级世袭的观念,代之以修身为学和选贤举能.从此在思想观念上消灭了封建制度,创了民治社会.
在以后,儒家逐步发展出帝国时代的基础理论和思想,并建立了适应皇朝君主制的一套制度.在帝国统一政府时代,建立了从民间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如察举制、科举制.传统中国的最基层政府为县政府,并且政府职能和机构相当节简.在传统中国社会,一直保持着由士绅领导的民间自治.这些都和儒学有密切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