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sli 于 2014-11-14 04:54 编辑
以下内容抄自《生活元素》(以前也看过内容近似的其它版本,在此就不再查证了)
早期的佛教雕刻由于受小乘佛教思想影响而不以具体的人形来表现佛陀.印度人认为佛陀是超越凡人的神,绝不能以凡人姿态来显示佛的存在.因此在这个时期,所谓的佛像是不存在的.此期的佛教雕刻,表现多的是本生和佛传,这也是佛教艺术中最重要的题材.
本生是指佛陀前世化身为人或鸟兽,自我牺牲、普渡众生的故事.在早期以本生故事为题材的雕刻中,佛陀都是以动物形象出现,显得温和平静,富于亲切温馨的人情味.而在表现佛传故事的早期雕刻中,佛陀也不以人形出现,只是用一些象征符号(如菩提树、台座、法轮、足迹等)来代表.
东西方贸易及文化交流日趋繁荣,佛教由早期的“小乘”向中期“大乘”转变,从而引发了佛教艺术的变革.贵霜王朝时期,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今巴基斯坦北部及阿富汗东北边境)和北印度的马土腊地区,首创了以人形出现的佛像雕刻,打破了印度早期佛教艺术不得以具体人形表现佛陀的禁忌.大乘佛教允许民众礼拜佛像,从而使佛陀的形象具体化,并且使佛像雕塑得以产生.
自亚历山大入侵之后,印度一直与希腊方面来往密切,印度文化因而与希腊文化相融合,佛教艺术也因此带有希腊化的倾向.犍陀罗雕刻的风格样式与印度本土趣味大有不同,具有希腊雕刻风格的倾向,因而一般有“希腊-印度式”或“罗马-印度式”之称.
独立圆雕佛像的创造是犍陀罗艺术乃至亚洲艺术的最大贡献.犍陀罗佛像造型庄重典雅,面容似希腊神像,额部宽阔,鼻梁高直,表情淡然、高贵,眼睛半闭,呈沉思内省的神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