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游城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4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he Naked Ape》读书笔记 (更新至第四章 30Nov1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maomaobiao 发表于 2013-12-15 05:4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aomaobiao 于 2014-11-30 13:13 编辑

现在真觉得空闲的时间不够用,牌都少打了,读书也死慢。这个小册子居然到现在才读完第一章......飞狮你看到哪里了?

这书先是被朋友推荐,然后在豆瓣看书评,知道其作者Desmond Morris 和《Selfish Gene》的作者Richard Dawkins师出同门,他们共同的博士导师Nikolass Tinbergen乃是一位1973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算是读书的一点花边,可惜的是从豆瓣的评论看来读者不多。

好书就是好书,第一章读完就感觉收获颇多,记一些笔记,自己记性不好只好多动笔了。

-------------------------------------------------------------------------------------------

1)第一章,起源。主要讲述的是对人类祖先的行为推测,着重比较了饮食习惯和食物获取方式的变化,比较的对象是 a)猿类  b)食肉类(捕食者)。关于粪便处理方式和寄生虫的描述有点儿意思。

2)一夫一妻制,不仅仅有其文化根源。对于人类的祖先,更有其作为一种早期的动物行为的优越性,令我们在野蛮的世界中顽强生存下来。当然,这和现代婚姻制度是否统一呢,持保留观点,不展开了。书中提到的优点 i)开始利用工具捕猎的猿,雄性可以放心的去捕猎,在休息的时候有妻子照顾; ii)雌性可以有确定的食物来源,作为结果 iii)后代可以被照顾的周期变长了,便于它们的成长和学习。

3)关于人类为什么是没有浓密附体毛发的猿,这种特性的消失(或者说产生)其生存优势在哪里呢?原文详细阐述很多有意思的观点,然则每个观点似乎都有生物学上的支持和反例。我觉得我们不应该选择性地相信,多一些质疑和思考是有好处的。有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观点:
  i)人类的祖先曾经一度离开丛林,在沿海/沼泽地带生存,如那些返回海中的哺乳类一样,毛发增加了游泳的阻力,所以就脱掉了。这个的佐证包括,我们是唯一会长距离游泳、潜水的猿(某些猴子会游泳,但是它们不是猿,且它们游泳的方式不同,且获得该机能的时间更晚),我们背上的细小绒毛都是朝着脊柱向下的方向生长的,这和其他猿类也不一样,这也可能是游泳的结果。
  ii)这是人类祖先饮食结构变化和栖息地变化的结果。浓密的毛发不易清理滋生疾病,且不利于散热。
  iii)是长期两性交合的需求(一种文化选择压力),光滑的皮肤容易刺激感官带来性的体验。

4)文中提到,依靠化石,我们无法知道人类脱去毛发的具体时间。当然,这书写于50年代。我的疑问是,提取残留的基因难道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么?这也许会很难。好像最近又找到了人类祖先的干尸......

5)人类的工具、文化和科技的发展速度很快,滞后的是人类自身的动物学属性,而这些是人类的基因决定了的。基因自然进化的过程是缓慢的,尤其是生存压力变小之后。这和我之前看到的一个观点很类似,对于一部分人类而言,幸福似乎变成了生活中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取的一个部分,于是幸福本身就打了折扣。所以,人类改造自己的基因,也许并非是一种奢侈的趋势,而是一种生存必然的需求。扯远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2#
flyinglion 发表于 2013-12-21 00:45:37 | 只看该作者
我这还没排上呢……近期优先看到是《童年的消逝》快看完了,然后看《额尔古纳河右岸》,然后看《交锋》,然后才能排上别的书,不行这一年都积了差不多三四箱书没看了……
3#
 楼主| maomaobiao 发表于 2014-2-23 15:0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omaobiao 于 2014-2-23 17:20 编辑

笔记第二章《性》 sex

  1) 重复第一章“起源”中的观点,人类是由吃水果的猿,过度到打猎的猿,再到了今天。于是两性的交合与家庭的组成,打上了很多这样那样的印记。最突出的,就是打猎的猿需要合作,那么一个首领占有大部分异性的结构就在这样的生态下不合理了。一夫一妻演化了出来,这和许多高等哺乳动物(特别是食肉类,占据食物链顶端的)的配偶权法则有着明显的区别。

  2) 详细描述了sex的全过程,真是大开眼界!

人类的直立行走对性行为的影响是深远的。几乎很少的其他物种会像人类一样采取面对面的性交,更多的都是后入式。这是理解人类的性行为的必须牢记的特点。

伴侣的构成和前戏是性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从时间的消耗看是这样。今天的人类,从两性的初次接触,互相试探、产生关系的张力、到肢体的接触,平均要消耗数周甚至几个月。这在任何一个其他物种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3) 导致构成伴侣很困难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衣服。还有我们经常洗澡,气味信号被大幅度减弱了。而这些文化风俗层面的行为,又恰恰是为了一个庞大的族群中一夫一妻制的稳定而产生的。

而另外一个演化的结果就是:人类的嘴唇、女性的乳房,是一种自拟生现象。展现的是类似阴唇和臀部的刺激,以保证有足够的性的感官刺激。例证就是,其他的灵长类并没有鲜红的嘴唇,特别是明显的唇线。人类嘴唇中有丰富的血管,在亲吻时也会充血变嫩,除了性的功能,它并不具有其他明显的生理功能来对应这个结构;至于乳房就更是如此。所有的其他哺乳类中,雌性都没有明显区别于雄性的乳房结构(奶牛似乎是个例外,嗯)。

  4) 人类的性的有意思的现象和特征
  4.1. 身体血液从内脏往表面皮肤的转移。这不仅仅是指性器官。性经验不多的个体,还容易在性行为后出现皮肤上的红色印记。

  4.2. 女性的阴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从男性身上“借”来的龟头。那么,女性的性高潮,也可以看作是“借”来的性高潮。实际上在其他灵长类的雌性身上,并没有明显的性高潮的表现。这可以解释为,帮助人类的女性喜欢上性交,而不是只由男性来主导这个工作。其次,有助于帮助夫妻的关系稳定。再次,高潮后女性的疲劳期,采取卧姿使受精成功率提高。虽然,这些解释看来有些牵强,但至少我没有发现有更合理的生存选择条件起作用。没有性高潮的女性被淘汰,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并非一种必然。

  4.3. 女性的处女膜,导致在第一次性行为之前,她们很大程度无法知道性高潮是什么。只有23%的15岁女性(统计于北美,西方相对开放的社会形态)有性高潮的经验,甚至20岁的女性中,也只有53%有性高潮的经验。但是到了35岁的女性,这个数字就上升到了90%。

  4.4. 但以上种种,同时伴随的是人类发达的、异于其他物种的性功能,尤其是性高潮。成年男子平均一周3次性高潮(有的靠自己自慰完成),15-30岁的男子这个数字尤其高,有的甚至平均一天一次或多次。

  4.5. 男性在性交过程中,为了使女性达到高潮,往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延后自己的高潮。这个细节省略了,总之男人要能忍,女人要够浪,才好同步。

  5) 夫妻或者partnership的形成,对于养育子女是尤其必要的,这和性行为并不一定一致或矛盾,要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化来看待这个问题。而本书着重于人类的动物学行为和生物属性,对于love这个话题仅仅点到即止。数字:90%的成年人,经历过夫妻生活(或者sex partnership)。然而,到了40岁,84%的男性和50%的女性,有过婚外(或者partner以外)的性经历,注意是性经历而非性交,接吻和抚摸都够了。但是不论如何,这个数字还是挺令人吃惊的。

这不得不说,是人类生理结构的进化滞后于科技文明乃至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的又一个体现。所以,马列毛说什么物质与精神要统一,其实是有点儿扯。当然,如果所有的人类都能掌握这些知识,理解这些矛盾的成因,也许就是文化的又一次发展和突破,而不是让文化倒退回去适应生理需求。那时候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请大家自行脑补吧。

  6) 这里需要补充和跑题一下。最近看了一个有意思的评论,说男人靠日本的av获取理想的女人,女人靠韩剧yy理想的男人。这样的潜台词是不合适的。即便我们从生物学的角度,了解到人类这个物种的各种特征,也不应该把人,每一个人,这样的个体进行抽离。尊重个体,和了解种群的特点,不应该矛盾。看av的请注意隐私,大意如此。

  7) 这一章最后谈到了birth control,简单看作者是支持计划生育的(但是,注意不是一家一个孩子,而是一家两个)。现代医学的发展,资源/食物的获取,使人口飞涨,这不仅仅是中国。书中原文提到的是,人口密度到达一个极限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生物学的角度,不论是微生物、植物、还是动物,无一例外。那么,今天中国特大城市中出现的问题,是否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解释呢?即使带入道德的约束,我也不看好北上广、包括香港。SARS似乎远去,下一个是什么?

由此我表达我的一个观点,就是:其实并不是人口的密集的问题,我们的科技文明战胜这些并不会太成问题;今天的问题是,资源/能源在地区性的过渡消耗,这是超过某个地区能够承受的极限的。一个合理的物流、能量流,在一个人口高度密集集中的地区就可能是无法实现的噩梦,中国的地区、城市规划、发展计划,需要真正的理性,可惜有点儿晚了。由性扯到这里,实在跑题太远了,就此打住。
4#
fastfast 发表于 2014-2-23 16:24: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fastfast 发表于 2014-2-23 16:26: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fastfast 发表于 2014-2-23 16:27: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楼主| maomaobiao 发表于 2014-2-24 04:27:10 | 只看该作者
fastfast 发表于 2014-2-23 18:24
至于乳房就更是如此。所有的其他哺乳类中,雌性都没有明显区别于雄性的乳房结构(奶牛似乎是个例外,嗯)。 ...

哺乳期的乳房变大 不完全等于 第二性征

女人的乳房是随时都挺在那里的,当然,有衣服遮住/托起。
8#
 楼主| maomaobiao 发表于 2014-7-12 19:5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omaobiao 于 2014-7-12 21:56 编辑

第三章 养育 Rearing

1. 和所有其他动物相比,裸猿(人类)的养育责任是最繁重的。这从怀孕期间母性的变化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2. 再次提到了人类的乳房是性征这个观点。因为 a) 大猩猩的乳房和乳头构造,才是最适合婴儿吮吸的; b) 人类女性硕大的乳房其实会妨碍婴儿吸奶,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大乳房是“模拟”屁股出现的,否则演化过程中这个不必要的“多余”体征就会被淘汰了。

3. 母亲喂奶严重倾向于用左侧的乳房,这和平时使用左右手的习惯无关,而且有确凿的数据支持。原因在于,左侧靠近母亲的心脏。心脏的跳动很大程度上安抚了婴儿。

4. 儿童智力发育与睡眠的多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扯了些语言发育什么的,为以下的作铺垫。

5. 重点讲述了“笑与哭”这两个行为。尽管其它动物也表现出类似笑的行为,但只有人类把笑发挥到了另一个水平。而笑,其实是缘于哭的。其他动物身上,哭和流泪还是比较普遍的。
  5.1. 婴儿大概在五周左右,可以有人脸识别功能,大概也就是这时候,婴儿开始会笑。
  5.2. 最初(在婴儿身上),笑是类似哭的行为,表达的是“我很紧张不安、缺乏安全感”;但是,哭是在得不到安抚时的表现,而笑则传达了“我很紧张,但是我认识你,你让我觉得安全”,这样的信息。
  5.3. 为什么要有这种交流方式呢?因为裸猿——没有浓密的体毛。其他灵长类的婴儿也会哭、喊,但是妈妈出现了,它们就紧紧抓住妈妈——身上的毛。这种原始的母子纽带,由于人类没有体毛而消失了,于是另外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取而代之。
  5.4.  也正是笑,一种声音传递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语言交流的基础。

6. 人类学习的方式也和其他动物非常不同。起初,人和动物们类似,都是模仿父母; 但是,到了一个阶段,人类可以很具探索精神的创造性学习——这种好奇驱使的探索精神,在其他成年动物身上迅速消失,它们很习惯于一些日常的东西,而不在“创造”或探索“未知”。
  6.1. 从环境的角度,原著作者分析了这种探索与适应的必要。反面的例子,如考拉,它们不需要探索,食物的来源往往非常充足;又如豪猪,它们足以自卫不必时刻警惕“未知”的。而恰恰是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中,需要不断寻找新的食物来源并警惕周围,才渐渐形成了这种强烈的好奇心。
  6.2. 这种好奇探索的印记,在高级的文明中同样得以体现。固步自封的文化,面临发展变化的生存环境,逐渐消失;过于激进寻求变革的文化,又难免会“自我淘汰”。这需要一种平衡。

我觉得,这最后的不多的描述,让我很有共鸣。放眼千百年来的人类,再到当今世界,不正是如此吗?这难道是本书被一些人归结为美化纳粹思想的根源么?界限在哪里呢?我觉得在于对于暴力的控制和使用,暴力可以作为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手段,而决不应该成为“高级文明”淘汰异类文化的工具。至少在总体资源没有到达匮乏的边缘时,我们都应该保持冷静与克制。又扯远了。

另外的感概就是,要保持对新鲜感的追逐,才是没有老去的重要标志(见6.)。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觉得什么都懂、什么都无所谓——因为那样你就老了啊!
9#
 楼主| maomaobiao 发表于 2014-11-30 11:13: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omaobiao 于 2014-11-30 16:27 编辑

第四章  探索 (Exploration)

在第三章养育中就已经涉及了部分探索的内容,衔接的很好,读起来很顺畅。这大概是作者成为畅销作家的原因,写作技巧如火纯青。承接养育和成长的部分,探索对于个体而言,是一个逐渐掌握并熟练的“本能”。

1. 绘画。
1.1.  关于小孩子拿起笔探索的部分,写得非常生动逼真,小孩子的灵动跃然纸上。线条逐渐具备了基本符号的含义,抽象的表达进而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概念”)。
1.2.  很自然的,这联系到我们祖先在岩壁上留下的壁画。自然演化千百万年的探索功能,在人类身上完美体现出来。
1.3.  当然,也要对比一下猩猩中类似的行为,很抽象的线条画也可以被一些“聪明”的猩猩掌握,但是让他们更进一步去“探索”绘画的复杂功能,并乐在其中,就很困难了。
1.4.  绘画,或者说这种探索行为,成就了文字符号。这在演化的历史上是意义非凡的。

2. 音乐和舞蹈。
相对于详细的关于绘画的叙述,音乐和舞蹈的部分比较简约。
2.1.  音乐源于有节奏的声响,其最初的安抚功能大概是养育中提到的类似心跳的节律。但是,只有具备探索功能,才会出现高级的音乐,这里也是和猩猩有对比的。
2.2.  同样的,就是舞蹈的部分。身体的律动,当具备了探索的意义后,赋予了异于原始功能的表达,成为具有审美含义的肢体语言。再次,和猩猩身上体现出来的原始的舞蹈元素进行对比。
2.3.  探索的部分是和审美密切相关的。绘画,以及符号记录的高级形式——写作,和音乐、舞蹈,还包括一些逐渐演化出来的体育竞技活动(如比较“原始”的体操),都是具有审美意味的探索活动,他们之间有诸多共同点。2.4.  作者着重指出的是,所有这些探索(艺术)活动,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活动本身就可以带给人愉悦和满足感,而不是活动产生的结果。比如一幅画,艺术价值高,卖个大价钱什么的,对于画家本身并不是真实的意义所在。画家作画的过程,满足了ta对外部世界探索的欲望。作曲家、作家、舞者等等概莫能外。


3. 科学活动
与探索性的活动和具有艺术审美的行为相比,作者把科学活动归类到了另外一个范畴。
3.1.  科学是具有很强的目的导向的。比如研制武器,发展农业、工业,改进工程学。这些和人类的生存繁衍是休息相关的。此类活动更注重结果,而非探索的过程本身。
3.2.  话锋一转,作者又谈到,当科学工作者们进入未知的领域时,他着重用了research这个词,科学和艺术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科学家们从科研活动本身获取的快乐,也并不是真的源自于科研成果。
3.3.  这里不得不扯开话题。其实我早先对学术界的科研是多少抱着失望的态度的。不论是中国大陆唯paper论的评价方式,还是西方模式下的产业链条驱动科研,纯粹的科研工作者生存空间都是严重受到挤压的。但是,看完这一章,我突然觉得作者如此分类是很合理的。science和research是可以分开的。如果作为一个从事science工作的人,从其他领域获取探索性的乐趣,又何尝不可以呢?

4. 探索活动与人类个体的成长
不论是人类还是猩猩,在成长的阶段缺失探索活动,带来的后果都相当严重。
4.1.  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索活动,就是脱离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父母,和朋友交流。如果早期教育中父母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个体长大后会对社会群体和他人缺乏信任,难以建立长久的关系。而如果父母保护过度,孩子缺少探索精神,则他们很容易紧张,无法和陌生人、特别是异性迅速开始一段新的关系。
4.2.  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人类在建立稳定的环境和保持对外界的好奇与探索之间拥有一个微妙的平衡。这和第三章的一些观点是非常吻合的。
4.3.  作者特意提到了猩猩中一些极端的例子。至于人类社会,他指出兄弟姊妹之间对于探索活动的重要性,独生子女如果过度保护很容易陷入类似自闭的症状。

5. 探索与无聊(boredrum)乃至压力(stress)的关系
无聊是与探索相对的,在动物园里,如果一个动物没有适当的活动,会产生一些异常的举动:比如来回重复同一个动作(这个youtube里有一些,比如得了自闭的小象)。这暗示着,探索行为是有着化学物质基础的对大脑的刺激和控制。如果没有获取未知的“快感”,人们容易陷入对“无知”的恐怖和压力之中。这样的行为有很多——产房外父亲的来回踱步,学生考试时咬嘴唇,等待会面时不停踮脚抖动的脚和膝盖。

所以,无聊和压力相似的是,无法进行一种探索活动来释放对未知的好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智游城论坛

GMT+8, 2025-1-24 13:11 , Processed in 0.13227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