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扑克要素之三十七:数据的细化 Howard 已发表于2016年4月号《扑士》,转载请注明出处
数据细化举例1:有个人的foldto 3bet 数据是70%,他翻牌前加注3BB开锅,你在大盲上再加注到10BB,用9BB去投资,以求得赢回锅里的4.5BB。简单计算表明,敌人只需fold66.7%以上,你的打法就是直接盈利的,即使对手一跟注我们就毫无任何赢的可能性。70%大于66.7%,所以我们应该加注。有问题吗?
有问题。
软件帮我们统计出来,这个对手foldto 3bet 70%。这70%的意思是,此人之前所有遭遇3bet的时机,他100手牌有70手都弃牌了。这100手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
按位置分,有他在前位遭遇后位的3bet,有他在后位遭遇前位的3bet。他可能前者fold80%,后者fold50%。仅此一项,就使得我们的分析完全失效。
按raise大小分,有时他遭遇小一点的3bet比如9BB,有时遭遇大一点的3bet比如12BB。他可能前者fold40%,后者fold90%。
按照对手区分,有时他遭遇打得激进的人3bet,有时遭遇打法被动的人3bet。他可能前者fold50%,后者fold80%。
更现实的情况是,这三种区分方式互相纠缠,比如: 敌人在前位,遭遇后位的松凶选手的小3bet,弃牌率是55%; 敌人在后位,遭遇前位的被动型选手的大3bet,弃牌率是95%。 等等。
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他虽然总体foldto 3bet的数据是70%,但是,如果细分,他在这种特定情况下(有位置,面对盲注的open,对手是我们这样一个偏松凶,3bet量居中10BB,有效筹码150BB),fold to3bet率可能已经低到了50%。
我们只看到了70%的总体量,而忽视了50%的特定情况量,据此作出的结论,可谓大错。
这就好比,我们到一个陌生城市,根据历史数据发现年度平均只有30天下雨,于是不带伞出门。其实,这个城市分旱季和雨季,旱季10.5个月,没有一天下雨;雨季45天里面,30天下雨。如果我们正好处在雨季,带伞出门则才是正确的决策。
由此可见细化的数据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随之而来的有两个问题。
第一,没有软件存在搜集整理这种细化数据的能力。目前市面上的软件还远远做不到这一步。 第二,牌桌数据要真细分起来,其种类是海量的,乃至每个细化数据种类都无法搜集到有价值的样本量。刚才的例子,仅仅按照三个维度(位置、大小、对手类型)去进行区分,就可以多出至少8种细化数据。按照n个维度区分,哪怕每个维度只有两种,也会得到2^n个细分数据种类,这显然是太离谱了。
既然没有软件替我们收集细化数据,而细化数据也多到压根无法收集,那怎么办呢?提出细化数据概念岂不是没用了吗?毕竟,在我的理念中,non-actionable的事情是不需要去关注的。
还是有用的。能够撬动细化数据的杠杆,就是逻辑推理。
比如,我们观察到他在有位置的时候,跟注3bet明显比没有位置的时候高。那么,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他在筹码较深时的跟注3bet频率比筹码较浅的时候也要高。因为一个对位置很敏感的玩家,一般对筹码深度也很敏感。
再比如,他面对翻后打得不好的玩家,跟注3bet的概率很高,这时,在没有其他数据辅助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倾向于认为,此玩家在面对顶级高手时,应该以很高的频率弃牌给3bet。
再比如,这个玩家在最近两次加注的时候,都遭遇3bet,都弃牌了。他在紧接着的下一手牌里面再次加注,这时候我们可以推断他此时跟3bet的概率大幅上升。毕竟,一个人在连续三次加注都被3bet打跑,看起来就会像个只会送钱傻瓜一样。在牌桌上你可以计算EV,但是,更直觉因此在潜意识指导我们行动的东西往往是情绪和自尊。没有人愿意看起来像傻瓜,所以这次他多半是准备好了要跟3bet的牌去加注的,或者牌力本身虽然不够强但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跟无论任何人的3bet。
很多类似这样的推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做了,因为太过信手拈来,导致我们没有意识到这其实也是经过了逻辑推理,而是把这种能力叫做直觉instinct。知名牌手也分成了“数学派”和“直觉派”,前者如ChrisFerguson、BillChen,后者如DoyleBrunson、JonnyChan。我则认为,所谓直觉,只不过是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下意识的逻辑判断。
很高级的人工智能或许能拥有类似上述的逻辑推理能力,就像战胜李世石的AlphaGo一样。但是,一般的计算机软件应该是做不到的,那些软件只会机械得累积和分析数据。所以,人类在扑克上的主观决策还是非常有用的,是一般的软件无法代替的。
让我们幻想一下,如果我们真的能收集到极其详细的细化数据,也有对手足够多的牌手数,还能毫无偏差的执行计算出来的策略,这基本就做到了“把把正EV”的境界。正是因为这样的超人不存在,扑克才这么有魅力,毕竟,不完全信息的游戏,意味着残缺美,意味着我们必须学会livewith it.
Zachary Elwood在他的Reading Poker Tells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猜想。他认为,扑克桌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理论上讲都可以被破译。他进而设想,如果有一台超级机器,能收集到关于对手的所有物理信息,包括心跳、肌肉紧张度、皮肤湿度、声音声调等等,那么这台机器就能在任何时间精确判断出对手的底牌。对手在拿到口袋对子22和33时的物理变化,或许人类无法区分,但是肯定还是有细微差异。
我相信Elwood所说的。这其实也是细化数据的一个例子,是把细化数据推到极致后产生的巨大作用。
我们当然无法在扑克桌上测量收集所有信息,于是,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到那些最容易观察,或者分类后最容易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的信息。 以前述foldto 3bet为例,可能最容易收集的信息就是敌人对位置的敏感度。因为每一手牌,位置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位置一定是对敌人很重要的信息。因此,细分位置的信息,就很重要。
至于筹码量的信息,稍微次之。不是说筹码量不重要,是说它使用起来不方便。一是收集比较困难,现场桌需要伸着脖子去仔细看。二是容易出现偏差,比如三人进锅,一个100BB,一个200BB,一个300BB。那么,这个筹码量应该是按多少算呢?我们认为该按照200BB,但是没准敌人盯着的是100BB的那个最短筹码。所以,按照筹码量的细分重要性应该排在位置之后 。 按照对手风格的细分,应该排在筹码量的后面。因为人的风格是个主观因素,同一个对手,可能我们认为打得很好,敌人却认为打得很差。这类无法统一的因素会造成极大障碍。
细分是好事,但不可过于追求完美,要抓其主干,漏过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