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当是上文的补充吧!
下面的文章摘抄自禅师的“《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一) ”:
“ 一、但如果连国学、西学都学不通,就不要谈什么佛学了,只有精通国学、西学,才有资格谈佛学。说到国学,说到儒学,当然要从这孔子说起,说孔子,就先说这《论语》。孔子、《论语》,中华文明的根基,又岂是五四竖子、六六小儿可以动摇的?
二、其实,这主语就在这句子里,就是“君子”。学《论语》的,就是这“君子”,这话最后就落实在这“君子”上。整个儒家学说,归根结底,就是“君子学”。何谓“君子”?“君子”就是要成为“君”的人。“君子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成为“君”。何谓“君”?“君”就是“圣人”。
三、但这“君”不是一日炼成的,当你打开《论语》,当你要学《论语》,你首要明白的是,你最终要通过《论语》而成为“君”,成为“圣人”,如果没有这个志愿,那是没必要看什么《论语》的,还不如去看《鸭语》。有了这个志愿,才有必要看《论语》,而《论语》下面的话才有意义。阅读是不能脱离读者的,而不能承当这个阅读的读者是没有阅读的,只不过是看一些文字符号而已。”
禅师的文风一贯汪洋肆纵、大气磅礴,喜欢的朋友可去“缠中说禅”原博好好学学。
靖心手中有本上海辞书出版的《张居正讲评<论语>》”,张居正对“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讲评如下:“学,是仿效。 凡仿效圣贤之所为,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习,是温习。 说(通悦),是喜悦。 孔子说道“人之为学,常苦其难而不悦者,以其学之不熟,而未见意趣也,若既学矣,又能时时温习而不间断其功,则所学者熟,义理浃恰,中心喜好,而其进自不能已矣,所以说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