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 加拿大蒙特利尔playground poker club
这次的WPT winter classic已经到了第十个级别,我不停的查看着墙上的记分牌,经过了漫长的积攒和不知道多少轮与reg的厮杀后,我终于拥有了场上平均筹码量的将近10倍,总排名第二。和我一起来的朋友Alex正在着急自己的筹码量相比起盲注的增长已经越来越耗不起,他问我可不可以和我swap,每人有对方百分之十的股份,我虽然心里觉得以我现在的筹码优势来看不值,但还是爽快的答应了,仿佛在施人恩惠。我暗自窃喜,同时心里也有种莫名的释怀。
已经是瞒着父母朋友辞职的第三个月了,之前由于辞职的决定比较仓促以及缺乏经验,并没有积攒好足够的bankroll。加上职业后第一次Vegas之行颗粒无收以及live game的bad run。我账户里除了余下三个月的生活费已经所剩无几。这次来蒙特利尔,我虽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但还是希望它能成为自己迷茫的职业路上的一棵救命稻草,至少为我昂贵的冒险续命几个月。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也许field也确实太soft。前几个level我一路披荆斩棘,在关键时期成为了排名领先的选手之一,看着那payout的表上前几名的奖金,想着如果我拿了10万后会先怎么用,如果我上了电视会怎么样。忽然回过神来,手里已经多了两张牌,掀起一角,我看到了两张威武的K。此时,右手边与我筹码量差不多的紧手本地老头在UTG起了一个4倍的open,以我对他的观察,他这个sizing open的range一般都是大牌,我在牌桌上的形象非常的松凶,他绝对不会fold给我的3bet。于是,在hollywood了一阵后,我抓起了一摞筹码,喊出了raise。在其他人都fold后,老头一脸狐疑的把头转向了我,而他不知道的是,这时我,像Mike McDermott在rounders里的那句名言一样,想的已经是Vegas in the fxxxing Mirage......终于,在一阵思考后,他叫出了我渴求却依然有一丝害怕的“Allin”......
此时是比赛的关键阶段,还差几名选手到泡沫期。我和他都有着60bb+的筹码量,我比他略微多些,这意味着如果我call了他的allin并输给了他,我会直接从大优势跌倒谷底,成为一个任人欺凌的短筹码。然而,看着手里的一对K,我作为一个职业选手,依然觉得这是个impossible的fold。在略微思考了几秒钟后,我喊出了call。对方耸耸肩,亮出了AQo,我深吸了一口气。Dealer将deck熟练的一掀,一瞬间便将即将决定我命运的flop发了出来:AQ3.... turn和river没有奇迹发生...对方自言自语了一句“lucky hand”,成为了场上的massive chip leader。而此时场上的我,已经如同 Mike第一次输掉全部身家性命的3万刀后一样,呆坐在牌桌上,仿佛丧失了一切的希望。
这个世界永远是属于成功者的,成功者在电视上眼含热泪讲起自己曾经的挫折,告诉世人”一切都是我应得的”,因为我经历过那些。但是谁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背后,有多少白骨也都是曾一路冲锋向前,奔向自己的将军梦。看过high stakes poker的人都会记得当初Brad Booth用24s对Ivey做的巨型bluff,让当时世界公认The best的Ivey不可思议的弃掉了KK。而若干年后Brad破产,在采访中很诚恳的讲述自己失败的故事,却无人在关心了。我仅仅是个短暂尝试过就失败了的人,这样的人可能每秒钟都会在全世界各个角落冒出来很多。
做了半年的梦破灭后,我做出了前往新城市工作的决定。在收到offer的那天,我对牌桌上的好友宣布了这一消息,谁曾想迎来的不是祝贺,而是包括dealer在内所有朋友的叹息,"Come on bro, don't go to Toronto. It's all faked there" 而我的扑克女神Krissy却对我微笑着祝福,当初在Vegas见面时,她刚刚赢了6max bounty tournament的金手链,即使是赛场外偶遇,她流露出的友善和自信也令我深深的羡慕。当初我业余打live 5/10的时候,和她曾经杀得有来有回,而短短两年后,她就成了世界年度最佳女牌手,享受着成功和自由。
其实离开这里,我最放不下的除了别的,还有这个承载着我很多青春记忆的扑克室,和那群在赌场里无论几面之缘或是天天厮杀的常客朋友。这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我从一个只会认牌大小相应下注,牌不够大轻易就扔的菜鸟NIT,成长成了一个理解了所有基本扑克概念,学会了观察对手漏洞,不怕桌上任何对手的人。桌上的一个个以前见到我上桌就开心,甚至会各种取笑我以从我身上获得阅读的鲨鱼们,也慢慢都变成了我很好的朋友。来自索马里当过外交官的Omar大叔一直把我当做儿子一样,70岁还每周泡在扑克室里6天的他告诉我,去好好工作吧当个世人眼中成功的人,给你爸妈生一大堆孩子,等到像我这么老了,想怎么打牌就怎么打牌.......
在新工作新城市的日子最初是无趣的,没有朋友,下班后的我瞬间又不知道晚上该怎么度过。于是就重新打开了PS开始研磨,打听了城市里的home game。而在这期间,我一个国内的朋友,大学期间泡妞无数的高富帅突然开始向我请教起了如何打牌。他给我看了自己在打的那个叫xx圈的手机app,说自己在里面打2/4级别的德州局,起初我给他讲了很多概念,手把手教他我的打法。后来,看着他给我发的牌谱,我感叹对手为什么这么鱼,好歹2/4换算成加币差不多是0.5/1的桌子,连这级别ps都早就没什么鱼了,怎么国内的人那么菜。于是在他上班不打的时候,我用他的账户开始打。我们商量好了我的盈利平分,他同意了,我很快在鱼塘里顺风顺水,面对经验比较少,直白的再不过的鱼儿们我一开始几乎没有什么losing session。而那些人都是他现实中的熟人,开始惊呼怎么他最近水平进步那么快,他也觉得脸上有光。赢了以后他就把我的分成转到我的微信上,国外生活多年的我第一次在微信上有了钱,而且慢慢就从几百到了几千。刚刚开始工作的我,每天除了拼命写代码好好表现,就是回家打圈,我的追求真的不大,把这当个小赚一笔外快的机会,能打多久就是多久。
反正我早就决定,再也不会想去拿扑克谋生了, It's the hardest way to make a easy living, period
可突然有一天,我在鱼塘里运气开始变得很差,很快输掉了好几个buyin。这时我的高富帅朋友忘记了以前合作的愉快,气冲冲的找我,问我怎么能输这么多,还把账号密码改了叫我反省一下不要再打。不得不说做人的格局真的决定了一切,我当时表面上说自己running bad打的不好,道了歉把钱还给了他,但心里就暗暗决定这个人还可以做朋友,但不会再和他有任何方面的合作了。
不过我还是要感谢这个朋友,没有他我也许到今天在扑克上的追求也还只是55分成的打2/4,赚点微信上的零花钱。
决定不再打那个2/4后,我向不多的国内朋友打听了一下这个app, 发现了一个更大的5/10的俱乐部,于是这个5/10的局又占据了我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我又买了两个平板电脑开始了研磨的日子,每天疲惫的下班后稍微休息一下就立即开始研磨。国内的game确实非常松弱,跟我曾经每天打的Live game差不多,我基本只用一招,open/cbet,然后bet/fold any street,除非自己是接近nuts的牌力,因为当时的圈里低级别,敢来raise你的,基本没有bluff。那时的我,还没有足够的人民币bankroll,于是任何大一点的pot都会选择买保险,因为禁不起波动,还记得曾经有一局里,我正坐在前往多伦多的carpool上,我Kk和一个已经上头对我疯狂报复的老板在preflop打到allin, 他是68s对我shove了300bb,flop发出了45Xss, 我竟然每条街都买满保险最后花了盈利的一半还多。若我今天看到一个那时的自己做这种事,一定会笑掉大牙骂这个人愚蠢之极。
在5/10打了一个多月后,我发现自己微信上已经有了几万的余额,而我是彻底从0开始的,这让我都有点不敢相信。可是因为身在加拿大,挣来的人民币我也不知道怎么用,于是我给父母在淘宝上买了各种吃的穿的保健品,给表弟表妹们发红包......在17年年初的一个时间点,我积攒了大概20w的盈利,然后我转了15w给父母,第一次告诉了父母这是我打扑克挣来的,毕竟是盈利,父母虽未夸我也并未责怪我,只是依然如往常一样他们觉得打牌听起来不像个正经的事儿,让我有空不如出去找女朋友,早点结婚给他们弄个孙子玩,而我除了笑笑当然也没什么别的可说。
每天上班后研磨的日子是疲惫的,我白天写完了代码,解决了别人的问题。晚上又得聚精会神,为自己而战,稍有松懈,就会输掉自己的钱,而若犯了低级错误,我每次都分分钟想砍死自己。两个”工作”加起来,每天差不多14小时的劳动,使我精疲力尽,但看着曲线图上自己稳定增长的bankroll,我又觉得这是值得的。然而有一天,我却发现自己皮肤上长出了一些从未见过的东西,在加国多年很少得病,难得的去诊所看了一下,医生说这是湿疹,我好好休息下就好,不要太累。这时,我意识到,也许工作和研磨二者不可兼顾,又是需要做个选择的时候了,工作时间是无法改变,可以选择减少研磨,可是那对我来说除了劳动也是一种享受。但想起过去的阵痛,想到刚刚稳定下来的生活,我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