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游城

标题: 为了盈利最大化,低级别不买保险,还是高级别买保险 [打印本页]

作者: 15009272715    时间: 2015-2-19 21:57
标题: 为了盈利最大化,低级别不买保险,还是高级别买保险
国内现金局,资金10W,打法很稳,盈利玩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现在有2个方案,那个好一些呢?牌局级别有10/10和20/20。两个级别的玩家都是同一批人,水平一模一样。那么打10/10总是不买保险,和20/20总是买半池(保本)的保险。我应该打哪个呢?各位高人推荐一下,多谢。

作者: 梁少    时间: 2015-2-19 22:52
以你的资金,2020不买保险没问题的,就算买半池保本也比1010效率要高
作者: bomb    时间: 2015-2-20 00:03
不能这样算。首先要量化你对牌局的整体优势,需要很大的优势才能比较两者。另外买半池保险降低的风险有限,不能认为两张的破产概率相同。
作者: orionsmth    时间: 2015-2-20 00:16
既然你能盈利 那你要br够 应该20/20不买保险
作者: 001596    时间: 2015-2-20 01:04
目的整个就错了,为了盈利最大化应该抛弃保险,为了不破产才要考虑保险。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5-2-21 20:50
本帖最后由 老陈 于 2015-2-21 07:13 编辑

5楼说的有道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打20/20不买保险。
为了追求不破产就打10/10。

如果只有两个方案可选:
1、打10/10,不准买保险;
2、打20/20,必须买保险(半池)。
目标:利润最大化,不管能不能破产。

我认为可能选2好。因为保险虽然是负EV,但对盈利的影响有限,因为可买保险的机会并不多,即使买也不是完全白送给保险公司。

由于楼主没给出具体数据,只是定性地讲打法很稳,盈利玩家,所以我不能完全确定2好。
比如楼主连续三年,每月都赢100左右,那还是选1吧,因为选2,在不买保险的情况下每月可以赢200,如果买保险每月损失100,就得不偿失了。
比如楼主连续三年,每月都赢10000左右,那还是选2吧,因为选2,在不买保险的情况下每月可以赢20000,如果买保险每月损失少于10000,选2就划算了。

我认为买保险对于降低破产风险起的作用很有限,甚至增大破产风险(没有经过证明)。如果楼主发帖的目的是想在不增加破产风险的前提下增加盈利,我认为世界上没有这种好事。
作者: Jsli    时间: 2015-2-22 03:56
老陈 发表于 2015-2-21 20:50
5楼说的有道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打20/20不买保险。
为了追求不破产就打10/10。

就喜欢看老陈这种贴子
指导性很明确

作者: 15009272715    时间: 2015-2-22 11:40
老陈 发表于 2015-2-21 20:50
5楼说的有道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打20/20不买保险。
为了追求不破产就打10/10。

感谢老陈,我的帖子确实表述的不是很清楚。现在我打的是10/10,基本不买保险,打了半年,每月盈利在10000元左右,比较紧的ABC打法,桌上其他人比较浪。旁边20/20的桌子玩家水平和10/10基本一样,所以有升级提高盈利的想法,但我不想因为升级增加短期波动和破产风险,所以想通过升级买保险的方法,抵消升级带来的波动。

我的目的是通过买保险升级到20/20之后保持和10/10差不多的波动和风险,而盈利又高于10/10。不知道保险能否达到这个功能,呵呵。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5-2-22 19:23
15009272715 发表于 2015-2-21 21:40
感谢老陈,我的帖子确实表述的不是很清楚。现在我打的是10/10,基本不买保险,打了半年,每月盈利在10000 ...

提个建议供参考:
升级打20/20,不要买保险。
试一段时间,如果盈利不是明显高于10/10,就回到10/10。
作者: lililili11    时间: 2015-2-22 23:42
本帖最后由 lililili11 于 2015-2-23 01:00 编辑

10/10升级到20/20,如果说桌上的对手技术基本一样的话

那么利润是提高到2倍的,风险也是提高到2倍的。

要想把利润提高到2倍,但是风险还是跟原来一样,那么不可能有这样的好事。
---

假设对手真的是一模一样的,那么通过买保险,来让
利润变成1.9倍,风险变成1.9倍
利润变成1.8倍,风险变成1.8倍
利润变成1.7倍,风险变成1.7倍
利润变成1.6倍,风险变成1.6倍
利润变成1.5倍,风险变成1.5倍

如果抱着这样的目的去的话,倒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

保险跟保险是不一样的,2个outs的保险和9个outs的保险性价比是不一样的。具体请参考我的那个有关保险研究的帖子。

所以如果要买保险的话,是不能一视同仁全部买半pot的。

---

最后,买保险能不能实现以上的目的,还是要看局的凶险程度,以及你自己的优势的。
凶险程度低、并且你自己明确有不小优势的局,那么通过这样的手段,压低一些风险应该是可行的。
凶险程度高,并且你自己的优势有限,那么买保险就不起作用了。

这个就好像论坛以前讨论的“K4问题”是一致的。我认为,优势大,凶险低,K4是可以考虑不接的。优势小,凶险高,那么K4就属于必争的。当然前提是BR必须允许,不然就得降级了。

而且我认为,K4是一般默认牌桌上的边缘情况。
如果是优势大,凶险低的牌桌,甚至可能K5o、K6o变成边缘情况,K4就是个轻松弃牌。
如果是优势小,凶险高的牌桌,那么K4就必接。当然这得满足BR允许的前提条件。
---

关于具体的量化研究,我大体上写了一些,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但是没有具体成文。
最近在学习研究其他的东西。

---

编辑:按照楼主的要求,是让

利润变成1.x倍,风险变成1.0倍

这个保险应该是做不到的。就算全部买满pot保险,都未必能把风险降到本身的一半。
而且全部买保险,性价比太差了,利润损失估计会很大。可能会损失超过升级带来的利润。因为毕竟目前的保险太贵了。

---

如果有足够便宜的保险,理论上是可以实现
利润变成1.9倍,风险变成1.8倍
利润变成1.8倍,风险变成1.7倍
利润变成1.7倍,风险变成1.6倍
利润变成1.6倍,风险变成1.5倍
利润变成1.5倍,风险变成1.4倍
...
...

利润变成1.1倍,风险变成1.0倍

这样的理想情况的,甚至可能更好,譬如

利润变成1.3倍,风险变成1.0倍。

当然还是得强调,要实现这个理想情况,必须至少满足下面两种情况的其中之一
1、保险极其便宜,种类极其丰富
2、牌桌上凶险程度极低、我们自己的优势极高(譬如能看穿对手底牌或者将要发出的公共牌)

---

再编辑:
引申一下,正常人的升级,是优势变小,凶险变高的。毕竟越高的级别,对手越凶悍。
那么这种升级,如果不考虑任何买保险情况的话,其实是

利润变成1.8倍,风险变成2.2倍 or
利润变成1.7倍,风险变成2.3倍 or
利润变成1.6倍,风险变成2.4倍

类似这样的情况。

所以提高技术是永恒的话题。BR管理也是永恒的话题。如果牌手永远不考虑升级的话,提高技术的意义就不高了,BR管理就更没有意义了。

---

那么类似正常人的升级的话,楼主的这个局,如果说对手的水平真的是一样的,那么先天上就占了便宜。现在的问题就是BR还是感到不舒服。
那么即使保险的性价比亏一点,最终实现

利润变成1.8倍,风险变成1.9倍 or
利润变成1.7倍,风险变成1.8倍 or
利润变成1.6倍,风险变成1.7倍 or
利润变成1.5倍,风险变成1.6倍

这样的情况,也是可以考虑的。因为这不就相当于其他人的正常升级嘛。先天占的便宜,被保险亏损的性价比给抵消了,但是好处是让我们的BR感到舒服了。

---

再再编辑:

最后发表一下感慨。那些传说中的譬如Dwan、Galfond等人一路火箭般的升级,其实不就是因为他们的扑克技术太高了嘛。
技术足够高,以至于升级不降低优势,再加上对风险管理研究得透彻,所以可以一路升级。(当然勤奋程度也是必须的。)
这样的话,升级的速度比普通人更快,危险程度反而比普通人更低。

所以扑克成功三大要素:扑克技术、风险管理、勤奋。

---

再再再编辑:

另外,这个话题还能体现出一个:找局的重要性。

所以扑克成功四大要素:扑克技术、找局技术、风险管理、勤奋


作者: aoranlinfeng    时间: 2015-2-23 03:08
100K的资金打20/20足够,既然是盈利玩家,不建议花在这个资金量去买保险。
局不是特别凶险,那么可以在50-60K资金的时候再在两个方案中选择。
水上比较多的时候,一把投入所有利润甚至自己台面本金时为了照顾自己情绪可以选择性买。
其次就是桌面两条以上鱼深筹,手头筹码2倍以上最大buyin量可以通过买保险维持桌面筹码扩大优势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5-2-23 20:36
升级要慎重,假设由10/10升级到20/20,其它所有的因素都不变,原来破产风险为1%,升级的破产风险会增加到10%。
作者: 老陈    时间: 2015-2-23 20:54
升级破产风险计算公式:
用R(N)表示打N元盲注的破产概率。
有:
R(N)=R(10)^(10/N)

作者: 西红柿哥哥    时间: 2015-2-24 00:01
楼主会买6合彩吗?
作者: Howard    时间: 2015-2-24 02:18
老陈 发表于 2015-2-23 06:54
升级破产风险计算公式:
用R(N)表示打N元盲注的破产概率。
有:

公式牛逼,完全赞成。

帮助强调一下,这公式的假设前提为:
1. hourly rate与盲注成正比
2. 标准差也与盲注成正比
3. 资金不变



作者: Howard    时间: 2015-2-24 02:23
老陈 发表于 2015-2-23 06:36
升级要慎重,假设由10/10升级到20/20,其它所有的因素都不变,原来破产风险为1%,升级的破产风险会增加到10 ...

扩展开去,


10/10 破产风险为1%,

20/20 破产风险10%;

40/40 破产风险31.6%;

80/80 破产风险56.2%;

100/100 破产风险63.1%;

200/200 破产风险79.4%;

400/400 破产风险89.1%;

500/500 破产风险91.2%;

1000/1000 破产风险95.5%;
作者: lililili11    时间: 2015-2-24 04:33
老陈 发表于 2015-2-23 20:54
升级破产风险计算公式:
用R(N)表示打N元盲注的破产概率。
有:

原来升级破产风险增加得这么快。难怪每次升级都有压力。一下子从comfort zone 跳到了stretch zone。

那么这时候有个保险缓冲下挺好的。谨慎而适当地买保险,先探探水的深浅,如果不行就降回去。如果行,就再考虑要不要买保险,或者怎样买保险。

这样总比上去就被发死个三、五次,直接打回原形好多了。

作者: Whyylu    时间: 2015-2-24 09:26
lililili11 发表于 2015-2-24 04:33
原来升级破产风险增加得这么快。难怪每次升级都有压力。一下子从comfort zone 跳到了stretch zone。

那 ...

打扑克永远不要买保险,BR就是我们的保险,永远只打BR足够的游戏。对于生活中无法多次重复的事情才需要买保险。

升级最大的风险不在于BR,而在于水平到底够不够,你不打到一定的手数是很难确定的。所以准备输8-10个买入去升级,输了就撤回来,无论是因为水平不够还是波动的原因。

作者: lililili11    时间: 2015-2-24 16:51
Whyylu 发表于 2015-2-24 09:26
打扑克永远不要买保险,BR就是我们的保险,永远只打BR足够的游戏。对于生活中无法多次重复的事情才需要买 ...

保险是-EV的,所以我们不买,这个理由我们了解。

但是有另外两个理由:
1、譬如主楼这个模型,升级BR大概充足了,但是心理BR不充足,那么通过适当买保险,达到“只升半级”的目的,同时达到增加利润和心理压力能够承受这两个目的,这样是不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呢?
2、即使不打算长期买保险,那么在升级初的那一段tough时期,通过适当买保险的手段来扎根,为什么不好呢?

这里我一直强调“适当”,就是基于现实情况下,根据自己的阈值,按照lili比率来买保险,具体阐述在那个帖子里有。

最后,永远不买保险显然是不对的。就像我前面回复中提到的两种极端情况,虽然极端,但是在现实中是可能有对应的例子的,而且从数学上能反驳永远不买保险的观点:

1、保险极其便宜,种类极其丰富--->这样我们通过降低sigma又不明显降低winrate,来火箭升级,利润远远大于在原级别磨钱--->这种保险本身不存在,但是可以有类似的东西——譬如干股。本身如果水平极高,譬如Dwan那种程度,让他打一个有利可图的一亿美金买入的NLHE,找个老板投资,他自己吃两成干股,跟买这种保险,是不是一个意思?一亿美金的局不存在,我们也没有Dwan那个技术,但是普通牌手打干股局的事情难道少了?其数学原理是一样的。
2、牌局凶险程度极低,我们自身优势极高--->这种情况现实中是可能存在的,譬如我们跟一个比较弱的新手玩一个盲注非常大的单挑。除了双方互相Allin的时候,运气成分几乎不存在,我们简直可以把对手的底牌读得八九不离十。那么在allin的时候,就算保险比现实的保险再贵一些,我们显然也应该买,这样一来,就算对手有无限BR,那也永远是一直流向我们口袋的。

---

最后,买保险就像在牌桌上拿65o进锅一样。重要的不是65o看起来负了多少EV,而是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永远不玩不同花小连张,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最后的最后,保险不是洪水猛兽,我们永远可以有不买的权利。就好像在牌桌上,我们永远有一个最大的权利——fold按钮。很多新手bet被人raise,特别痛苦,call也不舒服,reraise也不舒服,但是他把fold给忘了。那么在保险买起来很痛苦的时候,我们不买就是了咯。有目的的买,跟被动的买,显然不一样。

作者: lililili11    时间: 2015-2-24 17:14
如果语气不太好,请陆总见谅。我只是看到好多打牌的高手断定买保险绝不可行,感到有些惊讶。这不就是数学之美,投机之美所在吗?说得大一点,这不就是扑克中让我们着迷的地方吗?我们在玩扑克的同时,却把扑克中一种美的东西断然否定了,岂不是跟扑克背道而驰?就好像外人不理解为什么牌手要靠赌为生一样,但是牌手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涉及到牌本身的一种情况的时候,牌手自己难道又要变成打牌的外行?

保险跟百家乐真的不一样。如果百家乐能跟某种风险活动100%负相关,那么在投机家眼中,它也就有了意义。
作者: Whyylu    时间: 2015-2-25 00:59
本帖最后由 Whyylu 于 2015-2-25 01:11 编辑
lililili11 发表于 2015-2-24 16:51
保险是-EV的,所以我们不买,这个理由我们了解。

但是有另外两个理由:

你都明白买保险-EV了,还要去做。。。
在一个可重复的游戏中,你每次求的就是比对手多一点EV,却无端端的去放弃其中的一部分。比如AA好不容易抓住对方的KK,明明8:2,你说我让他变成6:4,长远看来,你的KK也会被对手AA抓住的。买保险等于增加了抽水。换一个问题,如果20/20抽水封顶增加一倍你愿意吗?再聚一个例子,如果对方AK  3b直接all in,开给你看,你手持99,锅里死钱1000,你们后手有效筹码6000,你call不call? 是不是为了降低波动就fold?


BB 是游戏的一部分,波动也是游戏的一部分,玩这个游戏就要准备好接受波动。为了降低波动,该加注不敢加注,买保险,这些都是错误行为。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输掉桌上所有的筹码,否则你就打不出自己的最佳game。桌上的筹码就像战士,在兄弟连那部连续剧中,一个战士因为害怕而无法作战,他的战友告诉他:上了战场就把自己当成死人,这样你才能act best as a soldier!升级以后的那8个买入你就是准备好全输掉的。敢于在需要的时候gamble,这种勇气是牌技的重要支撑。

你说的两个例子:

1、保险极其便宜,种类极其丰富--->这样我们通过降低sigma又不明显降低winrate,来火箭升级,利润远远大于在原级别磨钱--->这种保险本身不存在,但是可以有类似的东西——譬如干股。本身如果水平极高,譬如Dwan那种程度,让他打一个有利可图的一亿美金买入的NLHE,找个老板投资,他自己吃两成干股,跟买这种保险,是不是一个意思?一亿美金的局不存在,我们也没有Dwan那个技术,但是普通牌手打干股局的事情难道少了?其数学原理是一样的。

答:大的桌子对手本来就更强,你都不清楚对对手是否有优势,还主动放弃一部分EV,那不是自找麻烦吗?一亿美金买入,如果他或者他的老板只有五亿美金,他们敢打吗?难道你认为Dwan去打任何对手只有被对手BB才会输吗?波动不光在于BB,还在于和对手的试探,比如对手会不会call我的big bluff bet。等等。。。

2、牌局凶险程度极低,我们自身优势极高--->这种情况现实中是可能存在的,譬如我们跟一个比较弱的新手玩一个盲注非常大的单挑。除了双方互相Allin的时候,运气成分几乎不存在,我们简直可以把对手的底牌读得八九不离十。那么在allin的时候,就算保险比现实的保险再贵一些,我们显然也应该买,这样一来,就算对手有无限BR,那也永远是一直流向我们口袋的。

答:本来对手的钱每100手流给你10BB,你无端端送了3个BB给保险公司,why?单挑除了BB以外你就不会连续输几个买入给糟糕的对手吗?谁都没准,你还是要保证足够的资金。保险只消除了波动里面的一小部分,却白送一堆钱出去。

作者: lililili11    时间: 2015-2-25 01:36
本帖最后由 lililili11 于 2015-2-25 01:44 编辑
Whyylu 发表于 2015-2-25 00:59
你都明白买保险-EV了,还要去做。。。
在一个可重复的游戏中,你每次求的就是比对手多一点EV,却无端端的 ...

可能大家都有一个思维定势,认为保险的目的在于降低波动。其实这是表象,实质是——
保险的目的不是降低波动,而是在降低波动的前提下可以火箭升级。

更多的例子不举了,就说主楼的模型,假设楼主的BR不是10万,而是7万。优势不变。楼主10万都不敢升级,那么7万就绝对不可能升级了。但是打10/10只要4万BR就够了,剩下3万干什么?浪费了?

有保险可买,就可以升级,就可以把7万的资金全部利用起来,这是不是价值?

做个非常简单的模型:4万可以承受10/10的风险,那么设10/10的风险为x。则20/20的风险为2x。7万无法承受2x,但是通过保险把2x降低为1.75x,则可以承受。

事实上,如果保险的性价比够好的话,不需要变成1.75x,只需要变成1.8x或者1.9x就可以了。因为保险性价比够好,夏普比率就提高了。
             如果保险的性价比不够好,   那就要变成1.7x,或者1.6x,才能使得7万能承担20/20的风险。
             如果保险的性价比刚好,那么就降为1.75x刚好够了。

资本是贪婪的,把资本的利用率提高,本身就是价值,目光不能仅仅盯在保险损失的那么几个BB,因小失大。

更何况,如果保险能够提高夏普比率,而我们不想办法利用,那更是在犯罪。即使不考虑资本的利用率。而保险提高夏普比率有两种可能
1、保险本身便宜
2、我们本身优势大
满足任何一个都可以。
---
关于具体的证明我就不做了,请陆总参考那个帖子中yyy6的证明过程。

这里的实质就是,仅仅把目光定在保险损失的那几个BB上,没有认识到,损失那几个BB,能为我们带来10倍100倍的利润,我们为什么不去做?

作者: lililili11    时间: 2015-2-25 01:39
我们不仅仅要勤俭持家,更要做一个成功的投机家和资本家。
作者: lililili11    时间: 2015-2-25 02:02
引申一下,有钱人看起来花钱如流水,在我这样的穷人眼中,就是奢侈浪费,为富不仁。

实质上人家说不定每花出去的一分钱都有更大的产出。

这叫“懂花钱”。

----

站在资本家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感觉真爽,哈哈。
作者: lililili11    时间: 2015-2-25 02:17
本帖最后由 lililili11 于 2015-2-25 03:30 编辑

靠钱生钱的,叫资本家。
靠双手挣钱,叫劳动人民。
---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实际上,资本家才是真正的高效劳动者。
马克思的问题在于,把劳动价值做简单计量。
他没有认识到,那些会玩钱的聪明人,通过智慧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可能是一般的劳动人民,永远无法创造的。
---
没有轮子,就没有文明。
创造出轮子的人,比一亿个劳动者,更有价值。
这就是智慧的力量。
---
扑克能让人产生智慧。
所以扑克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
职业牌手通过教鱼如何变得更加聪明,如何变得更加富有智慧,从而间接地创造社会价值。
所以即使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出发,职业牌手也应该勤奋不辍,努力精研牌技。


作者: lililili11    时间: 2015-2-25 04:29
Whyylu 发表于 2015-2-25 00:59
你都明白买保险-EV了,还要去做。。。
在一个可重复的游戏中,你每次求的就是比对手多一点EV,却无端端的 ...

可能陆总没明白“干股”的意思。2成干股就是说,输了一分钱不出,赢了白拿2成利润。拿干股打超大局就是“保险的理念”发展到极致以后的终极形式。

不过陆总的回复总是很有价值,我学到两个东西:
1、勇气是牌技的重要支撑
2、试探也是波动的一部分

这两句话让我对扑克有了新的认识,谢谢!
我以前习惯于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了解了对手的倾向以后再做行动,想必到了高级别,已经是一种落伍的想法了。

作者: Whyylu    时间: 2015-2-25 09:49
lililili11 发表于 2015-2-25 01:36
可能大家都有一个思维定势,认为保险的目的在于降低波动。其实这是表象,实质是——
保险的目的不是降低波 ...

看来兄弟也是做投资的,还用上了sharp ratio。不知道如何称呼?

你说的第二个条件首先在升级的时候就很难满足:优势足够大。升级的时候通常是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多大。在现场游戏中,假设玩家在低级别的赢率是10bb/hr,在高级别赢率会是多少你又如何知道?通常的情况,每个级别都是由reg作为主力的话,高级别的难度要大于低级别。假设他在高级别是7bb/hr,如果还去买保险,损失1bb/hr,不就降低到6bb/hr了吗?也就是每小时绝对值赢的钱比低级别多不了多少了。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害怕bb呢?这几年半职业打下来,我真心觉得bb没什么,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反正我也会bb别人。关键点是,我认为升级最主要的担忧不是bb,所以无需担忧。


Anyway,每个人可以并且应该保留自己的独立看法。讨论未必能达到共同意见,这本身没啥关系。

作者: Whyylu    时间: 2015-2-25 09:54
lililili11 发表于 2015-2-25 04:29
可能陆总没明白“干股”的意思。2成干股就是说,输了一分钱不出,赢了白拿2成利润。拿干股打超大局就是“ ...

我觉得让人拿干股的老板亏大了啊。

作者: sexrange    时间: 2015-2-25 09:59
保险本身是-EV的这毫无疑问。在资金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才有回避风险的作用。
更重要的作用是降低被BB后技术上的变形造成的另外的损失。
全都买半池保险?只能是--EV。如果牌桌比较浪我可以保证,不光不能降低风险,你原有的盈利也保不住。
因为牌桌上真正的利润往往来自于10-20%领先的牌。加上保险这部分牌你更本得不到利润。
作者: lililili11    时间: 2015-2-25 17:33
Whyylu 发表于 2015-2-25 09:49
看来兄弟也是做投资的,还用上了sharp ratio。不知道如何称呼?

你说的第二个条件首先在升级的时候就 ...

叫我小林吧,论坛上称呼li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挑一条鱼,然后主动要求跟他打非常高额的单挑。高到我们的资金不能承受。

这时候有四个选择:
1.放弃,或者选择打得小一点,一直小到br可承受
2.举债打高额单挑
3.打高额单挑+买保险
4.找人合资

第三种是最明智的选择。
第一种效率太低,
第二种属于自欺欺人的赌徒行为。
第四种跟第一种是一个意思。除非要求溢价。

---

总有一个合适的干股比例,使得老板+ev,牌手也比打以前自己所在的级别,更加+ev。这些双赢的ev来自于更大的蛋糕。
当然这要求双方互相信任,以及良好的信誉。还有牌手有足够的牌技。

那么对于牌手而言,其实就相当于投资人给出了足够丰富而便宜的保险,使得他可以放心升级。

---

我们打一个拥有50buyin的局,但是这时候桌上打了很久,积累了10buyin的筹码量。对手拿AKo和我们QQ allin。
这时候如果对手提出双方分pot,额外给我们几十个bb,显然我们是应该讨价还价一番,然后接受。

---

经过长久的下风,我们得降级了。但是优势还是有的,但是br扛不住了。
那么这时候相对于降级来说,买保险是更佳选择。

同理,br差不多可以升级了,但是还差一些,那么升级+买保险,优于不升级。

---

这些例子的共同点,就是保险的-ev与(资本利用率,破产风险)的权衡。

提高资本利用率,势必增加破产风险。反之,降低破产风险,势必降低资本利用率。

那么保险可以作为润滑剂的作用,提高资本的效率。避免资本的闲置浪费,又不胡乱增加风险。

当然润滑剂不可能是免费的,就看价格合适不合适。
作者: lililili11    时间: 2015-2-25 17:52
永不考虑保险的人是存在的——资本足以打下一个级别,但是技术不足以升级。

如果反过来,技术足以升级,但是受到资本的限制,那么就应该想尽办法弥补资本的不足。

这个办法不可能是举债,"合适的保险"或"合适的干股"则是很好的方向。

Tom Dwan刚好就是第二种人。
陆总应该是第一种人,资本足够打500/1000,但是技术还在磨练中。一旦技术的增长超过br的增长,那么就会考虑一些其他的方法来突破资本的限制了。

这好比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谁领先谁落后的问题。
作者: lililili11    时间: 2015-2-25 17:59
在技术领先于资本的时候,
1.有溢价的投资
2.无溢价的投资
3.-ev的保险

可能是1最好,也可能是3最好。
其他办法都不行的话,2也可以接受。
作者: Whyylu    时间: 2015-2-25 22:15
lililili11 发表于 2015-2-25 17:52
永不考虑保险的人是存在的——资本足以打下一个级别,但是技术不足以升级。

如果反过来,技术足以升级,但 ...

林,我资本不够打500/1000,呵呵。
技术上来说,目前阶段要在100/200上和我认为比较难对付的那部分对手打足足够的时间,当我确信对他们有优势的时候,才会考虑升级。应该会在这个阶段打很久。


作者: RichZhu    时间: 2015-2-26 07:17
lililili11 发表于 2015-2-25 04:29
可能陆总没明白“干股”的意思。2成干股就是说,输了一分钱不出,赢了白拿2成利润。拿干股打超大局就是“ ...

“拿干股打超大局就是“保险的理念”发展到极致以后的终极形式。“

这句话是不对的。”保险“,不管怎么说,是-ev的事,拿干股不管怎么说是+ev的事,两者不是一回事。当然,我们这里说的ev是”绝对“ev。事实上,拿干股的同时是要给出ev的,自然不是max ev的做法,不然投资方就是纯傻瓜了,但那是另一个话题。

谈论破产风险,必然涉及BR。通常我们的计算是基于这个BR既没有“源”也没有“漏”的情况。职业牌手要往外拿钱养家糊口,这是“漏”;有人快破产的时候卖几个馅饼赚钱回来赌,这是“源”。关于“动态BR”和“隐含BR”的问题,我以前在论坛上讨论过。

回到拿干股的事,其实就是一个额外的“源” ,这个源跟你(当前的)BR无关,但跟你的(相对)水平有关,所以这个不能说是保险的终极形式。其实干股可以说是卖股份的极端情况,就是你把技术优势和时间投入都折算到股份中,卖掉全部“非技术股份”,只留下技术股那部分而已。

lililili很喜欢思考,确实难得,但我觉得在买保险这个问题上有些钻牛角尖了。理论上说,确实存在买保险是最佳选择的情况,但现实中,能够“justify”买保险的情况少之又少。我之所以在这里跟这个帖子而不是私下沟通,就是怕很多没耐心看明白并理解的人误认为买保险“没有那么糟糕”,“很多时候是可选项”。

回到主贴,我觉得这根本不是个问题,如果你真的对牌局优势足够大,10/10的牌局建20/20的BR花不了多长时间,何况你可以使用“变相动态BR”的概念。比如你现在有10y的BR,你认为8y的BR打10/10就“足够”了,那你可以把额外的2y算作部分20/20的BR,可以拿这个2y去试水,或者攒到6y去试水。那位说了,你打10/10还需要8y的BR,打20/20怎么会用6y甚至2y,原因就是你“可以承受”更大的风险,因为你有“退路”。如果级别相差这么近你还要买保险升级,这个升级几乎肯定是错的。

作者: Whyylu    时间: 2015-2-26 10:03
RichZhu 发表于 2015-2-26 07:17
“拿干股打超大局就是“保险的理念”发展到极致以后的终极形式。“

这句话是不对的。”保险“,不管怎么 ...

大佬说的太好了

作者: ggyy1414    时间: 2015-3-4 00:23
如果级别相差这么近你还要买保险升级,这个升级几乎肯定是错的。

非常赞同
作者: Jsli    时间: 2015-3-4 03:26
RichZhu 发表于 2015-2-26 07:17
“拿干股打超大局就是“保险的理念”发展到极致以后的终极形式。“

这句话是不对的。”保险“,不管怎么 ...

1.动态BR”和“隐含BR”
2.比如你现在有10y的BR,你认为8y的BR打10/10就“足够”了,那你可以把额外的2y算作部分20/20的BR,可以拿这个2y去试水,或者攒到6y去试水.

作者: Howard    时间: 2015-3-4 05:56
RichZhu 发表于 2015-2-25 17:17
“拿干股打超大局就是“保险的理念”发展到极致以后的终极形式。“

这句话是不对的。”保险“,不管怎么 ...

我去,这篇回帖怎么才发现,说的太赞了!指出了计算破产概率的两大假设:
1. 不往里存 (无源)
2. 不往外取 (无漏)

以及最后的结论
如果10/10到20/20需要买保险,这个升级几乎一定是错的

作者: 伟大的墙    时间: 2015-3-4 05:59
Howard 发表于 2015-3-4 05:56
我去,这篇回帖怎么才发现,说的太赞了!指出了计算破产概率的两大假设:
1. 不往里存 (无源)
2. 不往 ...

我认为老大回帖的最大亮点是“那位说了”

作者: dengxianqi    时间: 2015-3-4 09:29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5-3-4 05:59
我认为老大回帖的最大亮点是“那位说了”

是不是感觉就像自己说的?

哈~

作者: Jsli    时间: 2015-3-4 12:46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5-3-4 05:59
我认为老大回帖的最大亮点是“那位说了”

那位说了...
这段话水平太高


作者: Jsli    时间: 2015-3-6 04:00
RichZhu 发表于 2015-2-26 07:17
“拿干股打超大局就是“保险的理念”发展到极致以后的终极形式。“

这句话是不对的。”保险“,不管怎么 ...

如果你真的对牌局优势足够大,10/10的牌局建20/20的BR花不了多长时间,何况你可以使用“变相动态BR”的概念。比如你现在有10y的BR,你认为8y的BR打10/10就“足够”了,那你可以把额外的2y算作部分20/20的BR,可以拿这个2y去试水,或者攒到6y去试水。那位说了,你打10/10还需要8y的BR,打20/20怎么会用6y甚至2y,原因就是你“可以承受”更大的风险,因为你有“退路
-----------------------------------------------------------------------------------------
最近在1/2,1/3,2/5,1/3plo几个级别纠结.纠结的原因是收入稳定与收入突破
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对BR的清醒认识

1.霍师傅-德州BR是8000个大盲注(感觉这里应该是最低线的BR了).
2.老陈PLO要10000个大盲注.

上述1-2还有个关键条件,就是你的BR不能"漏",就是不能用赢的钱付猪食费.对于实际专职牌手而言不可能,赢利必须支付每月的生活费用,就是只有漏没有源.


朱老大的这个回帖开了天窗,但是都是感性与主观上的理念.
比如:
*如果你真的对牌局优势足够大.
*你认为8y的BR打10/10就“足够”了.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1.即使1/2,1/3过去有优势,但是扑克室变化的也挺快,或着还没经历一个连续的不想活的下风期,所以实际上将来还可能出现变数.
2.2/5德州或1/3plo按霍师傅与老陈的要求BR分别需要4W与3W刀.赢利还不能用于支付每月生活费用.就是说你必须还要有6个月的生活费用的单独存款(估计2W),就是总现金应该在5W-6W刀.

上述升级的问题还是无解
没有头绪

作者: Jsli    时间: 2015-3-6 04:07
Jsli 发表于 2015-3-6 04:00
如果你真的对牌局优势足够大,10/10的牌局建20/20的BR花不了多长时间,何况你可以使用“变相动态BR”的概 ...

感觉那些20个买入就上桌的
都是大师级人物了

那啥爷啥大师口袋里7个买入
就杀的风升水起

问题是咱要是也学啥爷啥大师7个买入
会死的很惨
随时会住下水道


作者: Jsli    时间: 2015-3-6 04:18
本帖最后由 Jsli 于 2015-3-6 04:20 编辑
Jsli 发表于 2015-3-6 04:07
感觉那些20个买入就上桌的
都是大师级人物了

为此我还专门研究了一下这个城市有关下水道的贴子
未雨绸缪
[attach]4827[/attach]

[attach]4828[/attach]

[attach]4829[/attach]


[attach]4830[/attach]


作者: Jsli    时间: 2015-3-6 04:35
本帖最后由 Jsli 于 2015-3-6 04:56 编辑
Jsli 发表于 2015-3-6 04:18
为此我还专门研究了一下这个城市有关下水道的贴子
未雨绸缪

贴图的意识是想表达
一个没有天份的职业牌手多么苦逼
要努力挤入1%能活下来
还要时时白日梦求发展

所以我们平时看贴学习
有几种人说的话要格外小心
1.网络牌手,多数网络牌手有其它职业的,有"源"的.网络与现场现金赢利模式也不同.
2.非职业现场现金牌手.比如你Ax同花爪,前面两个all了,大师们说了必靠.对于你就要看BR了,100BB以下我才靠.
3.伪装在你身边的天才们.你必须要清醒的知道你与他们智商上的巨大差距.

关于兼职与BR的关系
霍师傅有个非常好的贴子大意是:
老78墙每月送餐能赚3000刀
相当于BR多了11万...11万呵


作者: Jsli    时间: 2015-3-6 05:40
关于收入稳定与收入突破的计划(升级计划)

短期计划
1.一个月有多过2/3时间打1/2或1/3德州,以维持生存的基本要求.
2.一个月有少于1/3时间打1/3plo.
3.打1/3plo设一个输钱底线,输掉了,就一直打1/2或1/3德州.

远期计划
1.有可能的话学习扑克dealer.
2.有可能的话每年WSOP两个月dealer.

这个远期计划非常必要
1.每年有保证的“源”.
2.扑克dealer更有助于对扑克理念的理解.
3.有退路

朱老大那个回帖的最大看点就是
"有退路"


作者: Jsli    时间: 2015-3-6 05:53
本帖最后由 Jsli 于 2015-3-6 05:55 编辑
Jsli 发表于 2015-3-6 05:40
关于收入稳定与收入突破的计划(升级计划)

短期计划

有"退路"这个太重要了
无论是扑克还是工作生活(比如最后还能住下水道)

有"退路"的前题就是要养成
做计划的习惯

我每年的一月份都会列一个
新年计划

历史书上也有没计划没“退路”的例子
比如李自成走到哪里吃到哪里
没有计划没有退路史书上称流寇

有朋友做事没计划
当面说出来估计8成翻脸
贴在这慢慢看慢慢体会

作者: lljjcc25    时间: 2015-3-16 01:37
lililili11 发表于 2015-2-25 02:17
靠钱生钱的,叫资本家。
靠双手挣钱,叫劳动人民。
---

好。。我不喜欢有人,尤其是职业牌手讲打牌没为社会创造价值。你是我看过的第一个讲这个话的。打牌赢钱创造的价值让对手见识了新招数,可以用来长见识学习进步。打牌输钱让对手高兴了。不管输赢都是有创造价值的。

作者: lililili11    时间: 2015-3-16 04:49
本帖最后由 lililili11 于 2015-3-16 05:32 编辑
lljjcc25 发表于 2015-3-16 01:37
好。。我不喜欢有人,尤其是职业牌手讲打牌没为社会创造价值。你是我看过的第一个讲这个话的。打牌赢钱创 ...

是这样的,我认为想要打好扑克的人,必须要在以下10个方面钻研。虽然有些人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而不是学习出来的,但是道理是一致的。那么不管是学习也好,琢磨也好,都是一种提升智慧的过程。

1.数学
2.逻辑学
3.统计学
4.心理学
5.经济学
6.博弈论
7.亚对策论
8.社会学
9.生理学
10.博彩学

至于说,在提升自身智慧的同时,怎么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的智慧本身就能辐射到周围的人群,甚至辐射到全世界,更厉害的能从时间的一头辐射到时间的另一头,譬如牛顿、莎士比亚等人。
--
至于赌博背后的丑恶现象,那是事情的两面性。我认为真正能从扑克中获得智慧的人,是不会让自己蹈入赌博的火坑的。
--
作为牌手,口口声声要从扑克中挖掘到“社会价值”,在别人眼中,可能是一种刻意地在为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的举动。
但是就我自己而言,这不仅仅是合理化,而且是切身体会。接触了扑克,我才明白理性的重要性,从一个任性而愤怒的人,开始慢慢向理性而平静的人转化。从这个方面来说,认为扑克是我自身的救赎,也不为过。
这个转化,是目前国内从小学到大学的流水线一般的教育所无法给予的。


编辑:忘了提哲学了。

了解怎样和不确定性一起生活而不会迟疑不知所措,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哲学能教你的最主要的东西。——罗素






欢迎光临 智游城 (http://zhiyoucheng.co/) Powered by Discuz! X3.2